佟洵

作品数:33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清真寺道教宗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道教》《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体育文化导刊》《文史知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北京学研究基地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真道龙门派始祖丘处机与道教的中兴被引量:1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64-68,共5页佟洵 
2014年度北京学研究基地项目"北京宗教史话"(项目编号:BJXJD-KT2014-TS0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重点规划项目"北京民族宗教史探源"(项目编号:14LSA005)
道教因有了丘处机,才有了道教全真道龙门派,道教随之得以中兴,开创了元朝时期道教的辉煌。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是全真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年,全真道迅猛传布,民众纷纷归向全真。丘处机掌教时期,正值宋金对峙,蒙古帝国南侵之际,政...
关键词:道教 人才 中兴 
北京佛教文化特质与价值被引量: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5-42,共8页佟洵 
在北京历史文化的长卷中,佛教文化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北京城市文明的标志,不仅体现在那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京城民居四合院,而且也体现在宗教仪典场所——寺庙观堂。举凡佛法所到之处,僧人皆以建寺造庙为急务。北京佛教寺院是佛教现实...
关键词:北京 佛教 佛教文化 
道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佟洵 
北京市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宗教史";(项目编号:07ABLS028);北京学基地项目"北京道教史";(项目编号:BJXJD-KT2011-ZD04)
道教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型宗教,系承传华夏古代的礼乐文明,吸收百家之长而成,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中国道教作为一种历久不衰的精神文化,不仅对广大信教群众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
关键词:道教 和谐社会 社会作用 传统文化 
北京后桑峪天主教堂区教友信仰现状调查
《基督宗教研究》2010年第1期281-321,共41页佟洵 吕忠霖 
导言人为何会有信仰?为何会有一群人的每日生活与看不见摸不着的天主密切相关?后桑峪的天主教徒每天早上六点起身进堂,下午四点钟放下手中的活计,应着教堂的钟声上堂里念圣经,聆听本堂神父布道,这一切有何意义?自启蒙运动以来,在西方世...
关键词:进堂 本堂 现状 圣经 社会学 里念 教友 信仰 
佛教在元大都传布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83-88,共6页佟洵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北京宗教史"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7AbLS028
元朝是由蒙古贵族建立的幅员辽阔而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蒙元统治者在宗教信仰上实行"兼容并包"和承认现状的政策,对中原地区已有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信仰都予以承认,故在元朝形成了多种宗教与文化并存、共同...
关键词:佛教 元大都 传布 历史考察 
试论北京道教宫观文化被引量:3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96-101,共6页佟洵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北京宗教史"阶段成果;课题编号:07AbLS028;北京学研究基地A类课题"古都北京的宗教文化"前期成果;课题编号:BJXJD-KT2008-A13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自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天长观在北京地区落成后,便揭开了道教各个派别在北京地区传道建观的历史。以北...
关键词:北京 道教宫观 历史 功能 
宗教文化是古都北京的重要标志之一
《北京文史》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佟洵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个封建王朝的建都之地,很早就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多种宗教和谐共存的所在,是中国宗教文化的萌发地。有的历史学家形象地把北京概括为帝王北京、百姓北京、宗教北京……美国城市社会学家R...
关键词:宗教文化 北京 古都 美国城市 传统文化 封建王朝 文化中心 政治中心 
说说北京的清真寺
《文史知识》2008年第7期138-145,共8页佟洵 
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外文化互相吸纳与融合的典范。外来宗教对北京历史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穆斯林客商自宋、辽时期,特别是元朝以来纷纷来到北京定居建寺,对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阿...
关键词:清真寺 北京 历史文化名城 中外文化 外来宗教 中国传统 装饰风格 伊斯兰教 
佛教在元大都传布的历史考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03-108,共6页佟洵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宗教史"的阶段性成果(07AbLS028)
元朝是由蒙古贵族建立的幅员辽阔而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元统治者在宗教信仰上实行"兼容并包"和承认现状的政策,对中原地区已有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信仰都予以承认,故在元朝形成了多种宗教与文化并存、共同发...
关键词:佛教 元大都 传布 历史考察 
浅析北京清真寺管理体制和经济与伊斯兰教良性互动关系被引量:1
《中国穆斯林》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佟洵 
北京清真寺是北京伊斯兰教的物质载体,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的关系密不可分。清真寺的繁荣与否关系到北京广大回族穆斯林的切身利益。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法与礼仪规范,深深影响着北京广大吲族穆斯林的观念和行为。北京清真寺管理体制与...
关键词:伊斯兰教 管理体制 经济状况 清真寺 北京 回族穆斯林 物质载体 礼仪规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