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武

作品数:21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青铜编钟胶粘显微镜定位销电子显微镜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史杂志》《中国农史》《科学新闻》《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西合浦汉墓出土青铜器的分铸法
《江汉考古》2024年第2期141-147,共7页刘彦琪 关晓武 黄献源 黄槐武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合作项目“广西合浦文昌塔汉墓群出土金属器物修复保护”(北京大学项目编号SMA201500351);“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藏合浦县文昌塔汉墓群出土金属文物检测分析和研究”(中国科学院项目编号Y570013001)的支持。
关于商周青铜器的分铸法,已经有较多研究,而汉代青铜器制作技术的研究则并不充分。广西合浦汉墓群出土青铜器众多,鼎为其中较常见的器物类型。我们通过观察其中两件西汉早期鼎的工艺现象,并辅以X光成像、DR成像和CT断层扫描等检测方法,...
关键词:合浦汉墓 青铜器 铸造技术 分铸 
“太平车”名称及其内涵的历史变化考略
《中国农史》2021年第3期24-36,共13页李兵 关晓武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点培育方向项目“先秦制造技术的综合认知”(Y621012001)。
太平车制作技艺于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其历史源流尚待进一步考证。本文基于文献、画作等史料,以"太平车"这一概念为线索,考察了"太平车"得名原因及其历史变化。研究认为"太平车"一词至迟出现于北...
关键词:太平车 四轮车 农具史 交通史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调查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1年第2期140-150,共11页李兵 赛吉拉胡 关晓武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点培育方向项目“先秦制造技术的综合认知”(Y621012001)。
通过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的实地调查,较为翔实、全面地整理了其从原料、工具设备、工艺流程到产品的制造过程;结合口述史资料和文献资料,初步理清了内蒙古地区用车的历史脉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艺传承的...
关键词:传统技艺 车辆 勒勒车 蒙古族 
陕西传统木轮大车制作技艺调查被引量:4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9年第1期83-93,共11页李兵 关晓武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点培育方向项目"先秦制造技术的综合认知"(Y621012001)
通过对陕西咸阳、西安两地传统木轮大车制作技艺的实地调查,较为翔实、全面地整理了从原料、工具设备、工艺流程到产品的制造过程,并尝试就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现代科技的分析与解释;结合口述史资料和文献资料,论述了传统木轮大车在20世...
关键词:传统技艺 车辆 木轮大车 
桂平博物馆馆藏东汉双耳铜甑铸造工艺及其保护修复研究被引量: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年第2期74-82,共9页黄献源 刘彦琪 朱丽彬 卢影 关晓武 吴世磊 
广西桂平博物馆藏东汉铜甑对于研究广西地区青铜器冶铸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器物长期保存于潮湿环境中,矿化严重、保存状况较差,亟须保护修复。本研究应用X射线影像观察、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模拟实验验证等...
关键词:东汉 铜甑 修复 铸造工艺 
薪火相传 继往开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六十年来之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
《科学新闻》2017年第11期89-90,共2页关晓武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中心之一。自1957年成立至今,六十年来,研究所在中国古代科技史领域的研究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957~1975:学科创建与初期发展阶段 重点整理中国自然科学和技术遗产,专注于以数...
关键词:中国科技史 古代科技史 自然科学史 研究所 中国自然科学 学科创建 学科门类 天文学史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兽面纹大口尊微痕的提取与初步研究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6年第1期131-139,共9页关晓武 孙烈 吴世磊 
湖南省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技术研究”课题的阶段成果之一,课题成员包括湖南省博物馆傅聚良、刘亮、李园、吴小燕和袁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苏荣誉、关晓武、周文丽、孙烈和吴世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胡东波教授和首都博物馆赵瑞廷先生,以及研究生谭鑫刚和李钟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三五”重点培育方向项目“先秦制造技术的综合认知”课题的支持
青铜器微痕的成因复杂,学界在这方面的探索才刚起步。本文是对湖南省博物馆所藏的一件兽面纹大口尊的微痕分析,此尊20世纪50年代从株洲征集,年代属商晚期。本文挑选了26幅包含有典型微痕信息的图像,着重呈现铸型工艺、浇铸成形、铸后加...
关键词:青铜器微痕 大口尊 制造工艺 
《天工开物》所附《琢玉图》考被引量:4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年第4期459-470,共12页关晓武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点培育方向项目"中国古玉加工工艺研究"
《天工开物》是最早记载和图示琢玉机的文献。自1637年初版刊行以来,在翻刻和传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版本。文章重点考察和对比了《天工开物》几个版本中"珠玉"篇的相关琢玉文字和《琢玉图》,将图示琢玉机划分为框架型、完整型和扩展型...
关键词:《天工开物》 宋应星 《琢玉图》 琢玉机 
汉代编钟制作与应用研究被引量: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期27-36,共10页关晓武 
春秋战国是编钟制作应用的鼎盛时期,而汉代以后钟乐则在总体上走向了衰落.目前学术界对此历史变化还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拟结合对现存实物及画像石等内容及社会背景的考察,来讨论汉代编钟的制作和应用规范问题,从制作技术、音律、配伍...
关键词:青铜编钟 汉代 技术史 考古学 
《手艺中国》学术及科技传播价值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年第4期510-511,共2页陈晓珊 关晓武 
《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一书作者为德裔美国学者霍梅尔(R.P.Hommel),原书China atWork: An Illustrated Record of the Primitive Industries of China's Mas- ses, Whose Life is Toil, and Thus an ...
关键词:科技传播 中国 北京 价值 学术 RECORD 手工业 SE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