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东

作品数:78被引量:18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中期客邮清代海外移民清朝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海交史研究》《历史档案》《学术研究》《南方职业教育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清官员印章散论——以《杜凤治日记》的记载为中心
《学术研究》2022年第12期133-144,共12页冷东 邢思琳 沈晓鸣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广州十三行印章印迹整理研究”(20VJXG005);省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特别委托课题“清代梅州商业用印比较研究”(21KYKT13)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论及的印章,包括印信、关防、临时官印以及官员的私印、闲章等,主要根据晚清州县官员《杜凤治日记》的相关内容,来讨论清朝官员的印章与行政运作、官场惯例、官员生活的关系。从《杜凤治日记》中可以看出,印信、关防是清朝行政运作...
关键词:《杜凤治日记》 官印 私印 晚清官场 
广州十三行天宝行印章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
《广州文博》2020年第1期219-236,共18页冷东 潘剑芬 
广州十三行作为享誉世界的商业制度和商人团体,印章却湮灭消失,有关印章研究更是近乎空白,发掘研究行商印章及其作用,已经成为广州十三行研究的迫切任务。近年来,通过收集考证海内外档案文献,消失数百年的天宝行印章重现天日,填补了该...
关键词:发掘研究 广州十三行 贸易模式 档案文献 印章 商人团体 迫切任务 天宝 
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藏怡和洋行中文档案被引量:6
《历史档案》2019年第4期133-140,共8页冷东 潘剑芬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AZS010;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广州十三行中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ZDA195;2019年《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助专项《广州十三行印章汇考》成果,项目编号:2019GZY03
在广州十三行研究领域,海外收藏的相关中文档案文献广泛而丰富,并在研究利用方面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所藏怡和洋行中文档案保管集中、内容丰富、价值重大,尚未被学界熟知和研究利用。本文即对怡和洋行中文档案略作...
关键词:档案保管 怡和洋行 广州十三行 创办人 档案文献 商务往来 詹姆士 图书馆 
广州十三行之西成行补遗
《暨南史学》2018年第3期149-157,共9页邢思琳 冷东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研究”(项目编号:17AZS010);广州市十三行重点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
广州十三行是由诸多行商组成的商会组织,行商人物是十三行研究的主体内容,迄今为止仍有部分行商鲜为人们所知,影响了十三行研究的深入发展。经过发掘考证英国收藏的档案文献,得以对西成行的行商成员、经营发展和衰落倒闭有了更多了解,...
关键词:十三行 西成行 黎柏官 特兰诺瓦事件 
“外洋会馆图记”之发现暨“十三行”正名考被引量:5
《古代文明》2018年第3期115-124,共10页冷东 罗章鑫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7AZS010);广州市十三行重点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乾隆二十二年清朝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至道光二十二年《南京条约》签订,广州成为中国重要通商口岸,产生"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外贸体制和商会组织,即学术界和社会民众普遍称谓的"十三行"。这一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外贸制度和商会...
关键词:外洋行 十三行 公行 公所 
清代前期广州口岸海难救助被引量:2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18-23,共6页冷东 邢思琳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研究>(17AZS010);广州海关<粤海关人文历史资源调研报告>阶段性成果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建立"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广州口岸制度,成为中西重要贸易体系及文化交流中心。中国丰饶物产和巨大市场吸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船蜂拥而至,而在技术、设备、导航、通讯、气象等落后条件下的帆船时代,长途航行...
关键词:海难 救助 十三行 粤海关 
清代广州中西体育交流及其影响被引量:1
《海洋史研究》2017年第2期261-276,共16页冷东 阮宏 罗章鑫 
2016年广东省社科联项目“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SL16SKT17)阶段性成果
体育是人类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清代中期广州传统体育有了很大发展,建造了最早的近代体育场馆,诞生了最早的近代体育团体,培育了最早的运动员队伍,举办了最早的西方体育比赛,进行了中西体育运动的交流,并将中国传统体育传播到国外。广...
关键词:体育场馆 清代中期 广州 交流 近代化 文化活动 体育比赛 体育运动 
粤海关研究评述被引量:2
《海关与经贸研究》2017年第5期68-75,93,共9页冷东 罗章鑫 
广州海关课题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梳理19世纪以来有关粤海关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粤海关在中国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外贸易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海关机构管理机制渐趋完善,为中国近代海关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领域,也是广州...
关键词:粤海关 广州十三行 海关管理 海外贸易 
鸦片战争前英国客邮邮费变化及其影响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89-95,共7页冷东 何咏天 
<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课题:清代广州十三行大事记(2014GZY0)
鸦片战争前,广州和澳门成为英国来华人士的商贸中心和居住地,政治外交、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生活后勤等各种动因促使了英国客邮的萌芽与发展。与此同时,英国客邮邮资的变动与中英邮路的变化、英国邮政的扩张、珠江流域民信局的萌芽有...
关键词:英国客邮 中英邮路 邮资 民信局 
再议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办馆”被引量: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7期89-94,共6页冷东 
<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立项课题<清代广州十三行大事记>(批准号:2014GZY01)
1801年9月27日,美国"太平洋商人号"商船船长在澳门发往广州一批信件,接收地址为广州凿石街的泗兴办馆。这批资料证明了办馆的产生时间大大早于以往研究成果考证的年限;也不是港澳地区特有的词汇和商贸形式;并对买办的产生特别是买办依...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办馆 方言 买办 凿石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