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雄仕

作品数:10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创意文化产业知识分子《我们夫妇之间》话语当代媒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昌高专学报》《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山花(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实主义视域下王安忆乡土文学的三个维度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9期37-39,共3页明经燕 刘雄仕 
王安忆的写作生涯从未停止过对乡土的叙述与思考,她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中从现实主义出发建构了一个具有美学意蕴的乡土空间。本文从王安忆乡土题材的小说出发,研究其中的现实主义维度:圆形与扁形人物的互补、精神废墟的重建...
关键词:王安忆 现实主义 乡土文学 
从《伤逝》与《呼兰河传》看女性失语状态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1期90-92,共3页刘雄仕 熊怡玲 
子君和王大姑娘是鲁迅和萧红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们在文本中失去了话语权,成为男权霸语中的“被弃者”“失语者”,始终无法在男权文化中自由地表达自我、追求自我。她们的爱情、生活、处境,充满悲剧色彩。鲁迅与萧红也是想通...
关键词:失语 女性主义 《伤逝》 《呼兰河传》 
论当代媒介文化的特征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07-110,共4页刘雄仕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创意文化产业中媒介功能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XW1006
媒介作为文化的生成物,又是文化聚合、播散、传承的主要载体,对文化的发展及走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媒介文化是因大众媒介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是现代社会总体文化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而建构起的亚文化系统。媒介文...
关键词:媒介文化 特征 双刃剑 
创意文化产业中的媒介功能
《青年记者》2012年第11Z期23-24,共2页刘雄仕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创意文化产业中媒介功能研究>项目成果;成果项目编号:XW1006
创意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它包括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智能产权三项内容。在我国,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告会展、广播、电视、电影均被纳入创意文化产业。媒介作为人们生...
关键词:创意文化产业 媒介功能 文化艺术 创意产品 经济增长 媒介自身 现代媒介 影视产业 虚拟空间 新兴产业 
论创意文化产业与媒介的关系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51-54,共4页刘雄仕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创意文化产业中媒介功能研究>项目成果;成果项目编号:XW1006
创意文化产业与媒介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作用、互利共赢的关系。媒介是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载体,而创意文化产业是媒介传播的重要内容。重视创意文化产业与媒介这一重要关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关键词:创意产业产业 媒介 载体 
论沈从文的现代性文化反思
《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第3期40-42,共3页刘雄仕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院级课题"现代性语境中沈从文文学创作研究"项目成果
20世纪中国作家中,沈从文是第一个对现代文明进程持深刻反思态度的作家。沈从文不仅看到了现代性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和进步,也看到了现代性在中国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可遏制的恶果;所以,沈从文在对待现代性的姿态上具有双重性...
关键词:沈从文 现代性 批判 
沈从文的创作与审美现代性
《山花(下半月)》2011年第6期112-113,共2页刘雄仕 朱春明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KY2009SY07
现代性,简言之,主要是相对于现代化而言的,现代化着重对物质、经济、制度层面进行关注,而现代性关注的则是文化主体的精神观念、价值信仰、人格结构、心理态度等层面,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和思想活动。而审美现代性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沈从文 现代化过程 社会现代化 创作 价值信仰 精神观念 文化主体 
肖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对时代色彩的折射被引量:1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11-114,共4页刘雄仕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肖也牧是较早表现新时代城市生活感受的作家,其代表作《我们夫妇之间》对时代有着巨大的折射。无论从微观上对文本故事的分析,还是从宏观上对"肖也牧现象"及对这篇小说进行的探究都有助于我们对文学规律的发现与求证。
关键词:《我们夫妇之间》 时代色彩 话语 
去与留的抉择——关于宗璞的《红豆》与谌容的《人到中年》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年第11期46-48,共3页刘雄仕 
宗璞的《红豆》与谌容的《人到中年》都讲述了知识分子群体在人生岔路口进行抉择的故事。对比两个文本的共同主题和本质特点,求证知识分子在人生道路中"去与留"的深层原因,以见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
关键词:去与留 《红豆》《人到中年》 知识分子 
论庐隐小说的主观性色彩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81-84,88,共5页刘雄仕 
庐隐是一位感伤主观主义者,她把自身的悲惨经历融入她的小说,使得她的小说具有浓重的主观性色彩,感伤而哀怨。本文试探讨庐隐小说主观性色彩的表现:在题材上,写自身的自叙传小说;在小说的组织形式上,运用书信、日记体形式;在抒情上,具...
关键词:庐隐 主观性 感伤情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