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丹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归来》《陆犯焉识》叙事伦理意象解读当代中国电影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新通信》《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电影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当代中国电影与传统上海想象
《电影文学》2016年第12期18-20,共3页吴亚丹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上海与现实上海之间构成一种特殊的想象关系,电影中的上海是共时与历时双重维度建构而成的一个立体空间。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怀旧热"与"文化寻根潮"影响下,当代中国电影开始向40年代的"海派电影"致敬,立足于弄堂故事...
关键词:弄堂 传统 上海 城市想象 当代中国电影 
归化与执守——美国华人文学中的“金山”意象解读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27-133,共7页吴亚丹 张文东 
一个世纪以来,"金山"的异质性文化吸引着美国华人作家不断深入探查。在叙事上,作家以纪实和想象两种书写方式来建构带有隐喻性的地域文化意象,并以此呈现华人族裔在异邦生存期间的生活、心理情感真相。而不同时期的对华政策不仅影响着...
关键词:金山 化归 执守 二维关照 隐喻 
谈《陆犯焉识》到《归来》的叙事改编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15年第12期93-95,共3页吴亚丹 
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出版后,张艺谋抽离了其中的政治历史内涵,而选择将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无限放大,以此演绎出了一部和小说原著完全不同的电影《归来》。影片通过截取陆焉识后半生这一条线索,以婚姻家庭为故事内核,巧妙地将政治历史...
关键词:《陆犯焉识》 《归来》 叙事伦理 
网络煽动性研究
《中国新通信》2013年第15期40-40,共1页吴亚丹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受众的广泛性、交互性为信息传播在速度、广度、便捷性方面提供了优势,但在此过程中煽动性信息的传播也必然给社会带了许多不安定因素。本文主要结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的相关知识,对传统媒介在煽动性信息传...
关键词:互联网 煽动性信息 受众 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