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华

作品数:14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川端康成小说生命意识后文学时代《论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社会科学》《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大学教育科学》《青年文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文学教育对德性培育的观照——评《课程与人共生长:文学理论课程思政十年探索与回响》
《大学教育科学》202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吴小华 崔军民 
2021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SKGH178)。
文学即人学,人的培育离不开文学教育,人的德性培育即人的道德品性培育更离不开文学教育。文学教育之于人的成长历程、认知维度、价值观念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和国之栋梁的培养阵地,其文学教育使命不言而喻。文学真、...
关键词:德性培育 课程思政 德性修养 教育使命 专业人才 诗意栖居 认知维度 道德品性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平台搭建——评《中国当代文化传播与汉语国际教育》被引量:2
《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7期I0007-I0007,共1页吴小华 
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是汉语国际推广的使者,更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平台的设计者和搭建者。在"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世界需要走进中国"的全球化时代,对外传播中华历代璀璨文化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大使命。因此,要搭建好传播平台,要在教材、教...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对外传播 走向世界 传播平台 汉语国际推广 中国文化传播 璀璨文化 突破困境 
论后文学时代文学艺术品格的提升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9X期34-35,共2页吴小华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后文学时代”文学误区与复位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SKGH146
立足后文学时代的文学生态,从作者、读者、美学三大角度,分析数字媒体时代文学的现状,审视文学在创作、阅读、审美三个方面存在的误区,研究误区产生的原因,探索文学革新的理念、原则、主要方法、具体路径以及保障措施,重构当代文学的文...
关键词:后文学时代 文学 艺术品格 
后文学时代的文学创作特征研究
《语文建设》2017年第6X期53-54,共2页吴小华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文学时代'文学误区与复位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SKGH146)研究成果
20世纪末,世界文学开始逐渐从经典文学时代进入由网络文学驱动的后文学时代,曾经定义明确的文学界限,不断向着模糊化方向发展。本文浅析后文学时代文学创作的特征,总结经典文学时代特征,并反思其变化体现出的人类自身的主体性、个体性...
关键词:文学创作 文艺创作 文学时代 经典文学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外国文学教学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6年第5期115-115,共1页吴小华 
翻转课堂模式是将传统教学步骤颠倒过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引导、原著体验、自由论辩、展示反思等新的教学尝试,外国文学教学完全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最大化地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 外国文学教学 引导 体验 论辩 
坠落之伤——论郭沫若留日小说与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迷惘情怀
《当代旅游(中旬刊)》2012年第12期69-71,共3页吴小华 刘利 
本文系日本国际交流基仝项目“日本文论史要--现代部分”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F23RE7,主持人:靳明全).
迷惘是人生际遇处于低谷时的心理困境,中日重要作家郭沫若和川端康成,在其小说中都偏爱对迷惘情怀进行阐释与演绎:表现尚恶、抒写尚性、传达尚悲,体现了二者迷惘情怀之弥合;异域游离感与孤儿漂泊感之契合,促成了二者现实境遇的共...
关键词:郭沫若 川端康成 迷惘情怀 
论郭沫若与川端康成小说的物心契合生命观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29-32,共4页吴小华 
重庆理工大学青年基金计划项目31-10
自然是生命的物质依托,生命是自然的精神性灵,自然与生命相得益彰。中日重要作家郭沫若和川端康成,在其小说中以日本岛国为艺术天地,专注于自然风物与人物心灵的和谐统一,热衷于花与人、樱花与女人的相互观照,表现了物我如一、物心契合...
关键词:郭沫若 川端康成 生命观 
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文化建设的新举措被引量:2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92-94,共3页吴小华 
重庆理工大学2009年度青年基金计划项目(编号31-10)
在数字时代,媒介文化严重浸染着高校文化,因而媒介素养成为信息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推进高校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开展媒介素质教育,提升高校文化建设水平,是建设高校文化的重要工作,将成为当代高校文化发展...
关键词:媒介素养 高校文化建设 数字时代 
论郭沫若留日小说与川端康成小说在自由意识上的观照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74-77,85,共5页吴小华 
本文着重论述郭沫若的留日小说和川端康成的小说中的共通之处:自由意识。分析二者作品中自由意识的体现形态和背后成因。梦境是两位作家自由意识的共同依托和表现形态,人生际遇、思想性格以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是他们自由意识的成因。
关键词:郭沫若 川端康成 小说 自由意识 
硝烟中的沉思——论二战时期冯至与川端康成的生命意识被引量: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127-130,共4页吴小华 
在二战这一特殊时期,冯至和川端康成对生命有着相同的体悟: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孤独是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情绪;死亡是司空见惯的生命现象;生与死相生相克又相依相存。二者的生命意识又有各自特点:冯至是一种入世的生命观,川端康成是一种...
关键词:冯至 川端康成 生命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