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云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麻风麻风杆菌抗麻风药裸鼠利福平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用ND-O-BSA-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麻风杆菌IgM抗体的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年第3期168-170,共3页王荷英 张伟云 吴勤学 施美琴 王红春 陈祥生 花菊香 
目的 为了探讨感染麻风杆菌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的变化情况。 方法 用ND O BSA ELISA检测了 5 0只未感染小鼠及 12 7只感染小鼠的IgM抗体水平。结果 感染小鼠血清中IgM抗体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未感染正常小鼠 (P <0 0 1) ;未治...
关键词:ND-O-BSA-ELISA 分支杆菌 麻风 血清学 IGM抗体 
利福平对21株麻风杆菌的最小有效剂量的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年第1期51-52,共2页王荷英 张伟云 喻林冲 施美琴 王红春 
关键词:麻风杆菌 药物疗法 利福平 最小有效剂量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生殖支原体的研究被引量:4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年第3期170-171,共2页张伟云 王荷英 叶顺章 施美琴 王红春 
具有致病性的生殖支原体(Mg)生长缓慢,不易培养,而血清学诊断与肺炎支原体又有交叉反应,这给Mg的临床诊断带来困难。为了进一步解决Mg的临床检测问题,本研究采用Mg粘附因子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引物MgPa1和MgPa...
关键词:生殖支原体 聚合酶链反应 NGU 尿道炎 诊断 
泌尿生殖道中生殖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7年第1期33-35,共3页张伟云 
生殖支原体(MG)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由于它生长缓慢,因此难以通过培养的方法将它分离。多聚酶链反应(PCR)的应用,使得临床检测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MG的生物学特性、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的感染以及检测MG的分子生物...
关键词:生殖支原体感染 感染 泌尿生殖道 
树实验麻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年第4期258-260,共3页王荷英 刘季和 喻林冲 施美琴 张伟云 王红春 李阿梅 高新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为了探讨低等灵长类动物——树作为实验麻风新模型的可能性,我们用人麻风杆菌(5.0×104~2.67×107)经静脉、前后足垫、鼻、耳皮下和睾丸内不同途径接种10只树。从感染到剖杀时间为373~786天,平均感染期...
关键词:麻风 麻风分支杆菌 树QU 组织病理学 
利福平对麻风杆菌抑菌的临界浓度的实验研究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年第2期75-77,共3页张伟云 王荷英 王红春 喻林冲 
用鼠足垫实验将4例新发麻风病人菌液感染小鼠,采用管饲法给以3种不同剂量利福平(RMP),测定麻风菌对RMP的敏感性及RMP的最小有效剂量(MED)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4株麻风菌的MED均≤5mg/kg...
关键词:利福平 剂量 麻风杆菌 抑菌浓度 抗麻风药 
麻风杆菌多途径接种裸鼠的研究
《北京实验动物科学》1992年第4期63-66,共4页王荷英 张伟云 喻林冲 施美琴 
用麻风杆菌经静脉内、后足垫和耳皮下多途径接种裸鼠。在裸鼠接种菌后307、334、497、和625天分别剖杀1—2只裸鼠,取接种足垫和耳部皮损、胭窝淋巴结、鼻、坐骨神经、尾部皮肤损害、舌、肝、脾、肺、肾和心脏称重后制成匀浆,作菌计数。...
关键词:麻风杆菌 裸菌 接种 
灵长类动物麻风模型研究的进展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2年第2期83-86,共4页张伟云 王荷英 
灵长类动物麻风模型近年来已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黑长尾猴、恒河猴、非洲绿猴、黑猩猩、长臂猿及树鼩等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生物学特点分别进行了阐述,这些动物感染麻风菌后可发生播散性感染,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观察见到类似于人麻...
关键词:麻风 运动模型 灵长类运物 
应用裸鼠实验观察氟嗪酸和二甲胺四环素的抗麻风效果被引量:1
《中国麻风杂志》1991年第1期17-19,共3页王荷英 喻林冲 施美琴 张伟云 
用裸鼠模型进行了麻风实验化疗研究。用动力法投药,观察0.05%氟嗪酸和0.01%二甲胺四环素的抗麻风活性,并同0.01%利福平的疗效作了比较。结果表明0.05氟嗪酸、0.01%二甲胺四环素与0.01%利福平有相似的抗麻风作用,而在停药早期以0.0...
关键词:氟嗪酸 二甲胺四环素 抗麻风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