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爱

作品数:61被引量:22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针灸压力棒开关安装针灸疗法气压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针灸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湖南中医杂志》《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斑为阳明热毒”理论运用担截法针刺治疗红斑性肢痛症验案1则
《湖南中医杂志》2025年第3期67-68,共2页张青 宁松浩 刘雨琳 张全爱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qgyc202301)。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肢体末端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末梢血管功能性疾病,多以下肢的发作性疼痛、皮肤血管充血及皮肤温度增高为突出表现,易在发热、运动、压力过大及夜间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加重[1-2]。现代医学对于...
关键词:红斑性肢痛症 斑为阳明热毒 针刺疗法 担截法 验案 张全爱 
基于“罢极之本”探析儿童抽动障碍的针灸治疗
《湖南中医杂志》2025年第2期90-93,共4页刘雨琳 张青 宁松浩 高原 张全爱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1ZQ056);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qjyc202301)。
“罢极之本”是对肝“藏血”与“疏泄”功能的高度概括,其功能作用体现在形(筋)、神(魂)两个方面。肝之藏泄功能正常,则筋得以充、魂得以居,人体神清形强。基于“罢极之本”,作者认为抽动障碍的病机根本在于肝脏体用失常,是肝藏血不足...
关键词:罢极之本 儿童抽动障碍 针灸疗法 
贺氏三通法针刺治疗顽固性脚气病案
《中国针灸》2025年第1期45-46,共2页宁松浩 刘雨琳 张青 徐冠 张全爱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qgyc202301。
报道1例采用贺氏三通法针刺治疗脚气病的情况。患者主因“反复双脚红肿伴瘙痒2年余,左脚加重2 d”就诊,主要症状为左脚红肿,影响行走,胃纳欠佳,食后易腹胀。辨属脚气(湿热下注,脾虚失运)。治疗先用火针点刺左侧八风穴(温通法);按压局部...
关键词:顽固性脚气病 针刺 贺氏三通法 
经方辨治顽固性咳嗽验案一则
《中国乡村医药》2025年第2期32-33,共2页张青 张全爱 
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养项目(zyycx201901)。
顽固性咳嗽因咳嗽病日久不能速已,迁延而生,其病症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本案在经方理论指导下辨治顽固性咳嗽,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收效显著,故详述过程以示经方辨治该病之过程。
关键词:顽固性咳嗽 经方 六经辨证 
针灸治疗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实施路径探讨
《中医教育》2024年第6期109-113,共5页李阳 张全爱 韩德雄 刘林 梁冬艳 陈晓军 田鸿芳 马睿杰 
浙江省教育厅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项目(No.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第166号);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No.Y202351360);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大招标)(No.ZB21005)。
针灸治疗学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结合针灸专业的特色及优势,从多角度挖掘契合教学目标的思政元素,并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的实施路径。将价值引领融于知识...
关键词:针灸治疗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实施 
针灸防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中国乡村医药》2024年第20期67-69,共3页刘雨琳 张全爱 
浙江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十百千”人才工程(杏林工程)省级中青年临床名中医项目(浙中医药[2017]27号)。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一种由术后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症状包括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进食困难、排气排便障碍等,是消化道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病率为0.6%~8.4%[2],长期胃瘫严重影响...
关键词:针灸 术后胃瘫综合征 研究进展 
现代解剖学知识对《针灸学》教学指导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年第8期988-992,共5页田鸿芳 李阳 韩德雄 张全爱 赵吉平 
2018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No.XJZX18004);浙江中医药大学202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No.ZB21005);浙江中医药大学2022年教学学术研究项目(No.BXS22015)。
针灸作为一种外治疗法,其操作需要具体落实到人体的某个腧穴或一定部位,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及教学体会,认为现代解剖学知识对学习针灸理论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便于描绘经络循行路线;利于腧穴精准定位;协助确定...
关键词:解剖学 针灸 腧穴 教学 中西医结合 
中医外治法治疗疳证的研究进展
《中国乡村医药》2024年第14期76-78,共3页蔡融 王云松 张全爱 
疳证又名“疳病”“疳积”等,是以小儿形体虚弱羸瘦为特征的慢性营养不良疾病。中医根据症候将其分为疳气、疳积和干疳三类。疳证常迁延难愈,临床上多表现为饮食异常,全身消瘦,毛发枯槁,面色萎黄等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与蛋白质-能量...
关键词:疳证 小儿 中医外治法 研究进展 
海派针灸防治缺血性中风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诊疗专家共识被引量:1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S01期69-72,共4页裴建 叶静 周厚广 傅勤慧 鲍超 郑国庆 徐福 张全爱 韩知忖 包烨华 刘承浩 徐佳 詹逸珺 
上海市卫健委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ZY[2021-2023]-0209-10)
《柳叶刀》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中风仍为我国人群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1]。近20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下降了9.0%,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上升了35.0%[2]。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缺血性中风的患病率由2010年的1100/10万上升...
关键词:海派针灸 缺血性中风 运动功能障碍 专家共识 
基于任督二脉论治针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验案一则被引量:1
《中国乡村医药》2024年第9期31-32,共2页谢卓尔 田鸿芳 张全爱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239号)。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归属于中医“癫证”“狂证”范畴。《易经》云:“阴静阳躁”,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充沛,属阳,抑郁发作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疲劳乏力,属阴^([1])。“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消长到一...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 针刺 癫证 狂证 任脉 督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