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盛满

作品数:14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评弹艺人国家权力社会变迁民众生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百色学院学报》《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中国文化研究》《上海艺术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合肥师范学院校级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节庆、阃范与女性夜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民众的夜间生活与性别社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11-121,共11页张盛满 
在男尊女卑的传统秩序中,女性夜行遭到了儒家礼教与国家公权的双重规范。然而,女性的娱乐天性在国家调整官民关系的过程中得到释放,她们适时利用民间信仰体系的开放性获得了夜行的最大空间。当然,女性夜行频发的事故,也使士人与官方不...
关键词:江南地区 女性夜行 节庆之欢 阃范与因应 性别社会 
昨日夜阑珊 灯与清代江南的夜间社会及民众生活
《新美术》2022年第4期66-81,共16页张盛满 
由于夜的难以预测与不可控性,长期以来人们即对其充满警惕与不安。与夜幕相随的,往往是异事频生、盗跖夜行等越轨行为,甚至地方无赖亦趁夜寻衅,“游手混杂,莫之能止”~1。由此,清初顾炎武对于夜间行事极为不屑,认为“世间惟淫奔纳贿二者...
关键词:民众生活 清代江南 不可控性 正人君子 盗跖 顾炎武 越轨行为 淫奔 
从雅俗分野到雅俗互摄——晚清民国群际互动中的江南书画家与说书人
《民族艺术》2021年第2期128-139,共12页张盛满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浙江评弹史与文化跨域传播研究”(16YJCZH150)阶段性成果
从说书人与书画家各自的群体气质来看,雅俗立判的文化分野使两者似乎并无相交的可能,但在传统礼教的调和下,彼此出现了聚合的空间。在说书人与书画家实现互动的过程中,权力关系与等级秩序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书画家以书画定义文化权力...
关键词:说书人与书画家 群际交集 权力关系 性别策略 社会变迁 
文艺下乡:新中国成立初期太湖流域评弹艺人的思想教育与身份重塑被引量:3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81-88,共8页张盛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浙江评弹史与文化跨域传播研究”(16YJCZH15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评弹文献整理与社会史研究”(15NDJC253YB)的研究成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太湖流域的评弹艺人在舆论敦促与国家督导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参与了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思想教育。以往自由散漫的艺人开始以一种"文艺轻骑兵"的崭新姿态成了国家在农村的"文化代理人"。艺人的努力虽然有效地传播了国家意...
关键词:文艺下乡 思想教育 政治性与娱乐性 身份重塑 
说书人与乡绅社会:晚清民国江南县域地区的文化入境与文人应对
《安徽史学》2020年第2期62-71,共10页张盛满 
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浙江评弹文献整理与社会史研究”(15NDJC253YB);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浙江评弹史与文化跨域传播研究”(16YJCZH150)的阶段性成果。
江南县域地区一直是说书人涉足最广的就业场,也是乡绅群体最基本的权力空间。从乡绅对说书艺术的接受史来看,射利谋存的说书人与砥名励节的乡绅集团并非两支天然对立的势力。说书人的娱乐属性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的文化涵养,疏通了...
关键词:说书人 乡绅社会 文化入境 权力维护 地方纠纷 
建国初期党对地方文艺的改造——以上海地区的评弹革新为例被引量:1
《上海艺术评论》2019年第5期15-17,共3页张盛满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评弹文献整理与社会史研究”(编号:15NDJCYB253)
1949年中旬,革新成了上海地区评弹发展的大势所趋,媒体在期间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正如舆论对评弹改革产生的争论一样,谙熟传统的艺人们在面对陌生的革新语境时表现出了普遍的畏惧情绪。为了转变文艺界的观念促进艺人进步,党开...
关键词:评弹 表演内容 思想改造 发展路径 戏改 建国初期 畏惧情绪 演绎技巧 
民国时期县镇区域文化流播形态分析——以嘉兴地区评弹艺人的活动为例被引量:3
《民俗研究》2019年第1期98-105,157,158,共10页张盛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浙江评弹史与文化跨域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6YJCZH15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评弹文献整理与社会史研究"(项目编号:15NDJCYB253)的阶段性成果
长期以来,县域为国家可调控的最基层空间,县乡镇范围亦为文化流传最广泛之区域。作为沟通江浙沪的重要地理空间,嘉兴不仅是江南众多县域单位的重要代表,也是这一地区的文化腹地。广泛流行于嘉兴地区的评弹,是江南的典型文化符号之一,有...
关键词:县镇区域 文化流播 在地文人 艺人活动 
苏州评弹浙江流变考略——以弹词为侧重被引量:2
《中国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133-142,共10页张盛满 王亮 
浙江省文化厅文化科研(社科类)项目“浙江评弹发展史论”(ZW2016060)研究成果
南宋时期以浙江为核心形成的南方曲艺最大的特征是北音南传,由北方变文演化而成的宋明陶真则被指为弹词滥觞,并最终经由词话而成吴音弹词。从目前可考文献来看,"弹词"一谓最早于明嘉靖年间出现在浙江,此后相关记载渐次频繁,基本与入...
关键词:浙北 评弹 传播 共哺与对流 
试论“苏道”与“海道”评弹的特征差异及共生关系被引量: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9-15,共7页张盛满 
浙江省文化厅文化科研(社科类)项目"浙江评弹发展史论"(ZW2016060)
"海道"评弹的出现大致以1908年上海"申江润余社"的成立为标志。厥后,向以正统自诩的光裕社即调用种种手段遏制以润余社为代表的这股异己势力,从而引发了书坛数十年的"苏""海"之争。在互竞雄长的过程中,两者渐由组织上的区别发展为艺术...
关键词:苏道 海道 竞争 互生 
光普之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评弹艺人生存状态的社会考察被引量:2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37-41,共5页张盛满 
20世纪30至40年代,光裕社与普余社(男女档)之间就争夺各自的生存空间引发了一场冲突,两者不仅各施其能,相互较量,还通过官方媒介来构筑自身的合法性,以图在这场对抗中占得先机。这场冲突一方面再现了当时评弹艺人们的利益关系与生活状态...
关键词:评弹 男女档 光裕社 普余社 利益竞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