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骐

作品数:10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遗址多重性建筑基址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考古》《文物》《岭南文史》《南方文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飞鹅岭与西樵山
《岭南文史》2015年第1期5-8,共4页曾骐 
飞鹅岭文化——广义的西樵山文化。飞鹅岭(北纬23°12′)位于广州市东北郊龙眼洞华南植物园内。1956-1957年在飞鹅岭及其周围的10多座小丘岗发现了一批以双肩石器为特点的文化遗物。1956年在此创建华南植物园,占地约4500畝。西樵山(...
关键词:西樵山 鹅岭 文化遗物 采集经济 探沟 几何形印纹 飞鹅岭遗址 丘岗 农业生产工具 细小石器 
西樵山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被引量:1
《岭南文史》2011年第3期1-4,共4页曾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樵山石器文化的初现 1958年南海西樵山水利工程动土中,山前洪积扇内翻出大量石器材料。中山大学,广东省博物馆曾分别进行考古调查,确定了含有石器遗物的地点十四处(即编号第1-14号地点),《中山大学学报》、《...
关键词:石器文化 可持续性发展 西樵山 中山大学学报 广东省博物馆 考古调查 五十年代 二十世纪 
王大宝墓前石刻的考古文物价值被引量:1
《岭南文史》2009年第4期13-17,共5页曾骐 盛创武 
历史是奔腾曲折的长河,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无不以自己的悠久历史、古老文明、人杰地灵而引为光荣和自豪。故弘扬历史文化和保护文物古迹是每个国家民族以及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王大宝 文物价值 考古 
史定与揭猛被引量:2
《岭南文史》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曾骐 
史定,西汉南越国最后一位揭阳县县令,《史记》、《汉书》有记载。 揭猛,西汉南海郡揭阳县县令,《汉书》所说揭阳定、封安道侯。《揭氏族谱·史揭合序》的作者苏过说汉武平南越,封史定为安道侯,赐姓揭、赐名猛,揭猛就是史定。
关键词:《汉书》 《史记》 揭阳县 南越国 县令 西汉 族谱 赐姓 
浮滨文化的考古新发现被引量:3
《岭南文史》2007年第4期37-42,共6页曾骐 
南粤大地依山面海,山海之间沃土一片苍茫,山水、土地及其人文环境哺育了岭南人、造就了岭南文化。埋藏在地下的先秦考古学文化除了带有泥土的芳香之外,还呈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而有别于岭北。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岭南文化 人文环境 地方特色 南人 
《韩江流域史前遗址及其文化》的考古学贡献被引量:1
《岭南文史》2007年第1期8-10,共3页曾骐 
饶宗颐《韩江流域史前遗址及其文化》1948年成书,1950年在香港出版,后收入《选堂集林(史林)》(1982年香港中华书局)。1996年重刊于《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该书内容有:发见史略、遗址、石器、陶器及陶片、后记五部份,有附表...
关键词:韩江流域 遗址 史前 文化 考古学 中华书局 饶宗颐 分布图 
田野考古报告的优秀之作——读《潜山薛家岗》
《南方文物》2006年第4期105-107,共3页曾骐 
关键词:考古报告 皖南山区 文化面貌 人类历史 文化内涵 潜山县 古遗址 
揭阳榕江流域的“后山类型”被引量:3
《岭南文史》2006年第1期42-47,共6页曾骐 吴雪彬 
关键词:韩江流域 新石器时代晚期 后山 文化交流 九十年代 田野考察 考古工作 人类学 多重性 大地 
广东揭西县先秦遗存的调查被引量:2
《考古》1999年第7期46-52,共7页邱立诚 曾骐 
关键词:揭西县 遗存 遗物 重方格 新石器时代晚期 陶器 泥质 广东 遗址 组合 
樟树吴城遗址第七次发掘简报被引量:3
《文物》1993年第7期1-9,98,共10页周广明 曾骐 刘林 
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遗址自1973年以来,已进行过六次较大规模的发掘,获取了大量实物资料,揭露了较为丰富的遗迹现象,尤其是吴城三期文化的确立,为江西青铜文化的分期,提供了断代依据。
关键词:红土 遗址 建筑基址 发掘 文化堆积 宋代 刻划符号 台地 遗迹 剖面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