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

作品数:22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记忆访谈录托尼·莫里森创伤《乐园》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经济管理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科技创新导报》《外国语文》《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机器法则、至善法理与人之情感:论《如我这般的机器》中的“罪”与“罚”
《外国语文》2024年第6期68-77,共10页朱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威廉·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的文献译介与理论阐释”(18ZDA289)的阶段性成果。
伊恩·麦克尤恩的《如我这般的机器》虚构了坚守人类法律的“道德模范”——人形机器亚当与亚当的所有者查理、查理的女友米兰达在应对米兰达构陷格林奇事件中的法理与情感冲突及该冲突导致的终极结果,即查理击毁了拥有自我意识的亚当...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如我这般的机器》 机器法则 法理 情感 
西方文论关键词 交织性被引量:3
《外国文学》2021年第1期103-113,共11页朱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E.L.多克托罗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17BWW047)。
"交织性"一词1989年作为女性主义的概念范畴在司法领域首先被提出,提出者克伦肖使用它的目的在于揭示黑人女性的交织性体验,阐明黑人女性遭遇的叠加性压迫因素。然历经近三十年的使用,它早已不再局限于女性主义领域,而是被作为阐释框架...
关键词:交织性 交织性女性主义 交织性压迫 交织性阅读 
《比利·巴思格特》中的自白叙事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110-120,共11页朱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E.L.多克托罗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17BWW047)。
E.L.多克托罗的《比利·巴思格特》是其"将‘犯罪―惊悚小说’这一次要文类提升至艺术殿堂的尝试"。小说通过成年比利的回忆性自述聚焦少年比利与舒尔兹黑帮接触的一年间的经历。比利的自述实则是一种犯罪叙事式的自白,其中充斥着黑帮...
关键词:E.L.多克托罗 《比利·巴思格特》 自白 合谋 犯罪叙事 
《安德鲁的大脑》中的个体创伤与记忆伦理被引量:1
《外国语言与文化》2018年第4期44-52,共9页朱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E.L.多克托罗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17BWW047);江苏省教育厅青年项目"E.L.多克托罗的文类策略研究"(2014SJB769);"2017年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研修"项目
《安德鲁的大脑》为多克托罗生前最后一部虚构作品。小说以不知名的心理医生与创伤受害者、神经学家安德鲁之间的对话形式展开,其叙事模式类似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谈话疗法。虽未明确提及9·11事件的字眼,但小说直指这一触发创伤问题...
关键词:E. L.多克托罗 《安德鲁的大脑》 个体创伤 记忆伦理 
种族·肤色·归属感——评托尼·莫里森的新作《他者的起源》被引量:1
《当代外国文学》2018年第3期165-168,共4页朱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7BWW047)阶段性成果;2017年"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研修"项目支持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 1931—)作为美国文学史上唯一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耄耋之年仍活跃于创作讲堂与文学舞台。
关键词:莫里森 托尼 归属感 诺贝尔文学奖 起源 他者 肤色 种族 
仪式·权力·文学·表演——“仪式与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纪要
《外国文学》2017年第5期173-174,共2页于建华 朱云 
2017年4月21—23日,"仪式与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外国文学》编辑部主办、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44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九十余位专家学者相聚烟花三月中的古城扬州,就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大会...
关键词:全国学术研讨会 《外国文学》 文学叙事 烟花三月 金铨 大学外国语 北京外国语大学 集体记忆 云南师范大学 洪涛 
叙事·正义·道德——从多克托罗的散文管窥其小说创作思想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6年第4期48-55,共8页朱云 
江苏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多克托罗小说的文类研究"(2014SJB769)的阶段性成果
E.L.多克托罗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为学院派作家,多克托罗常会提出自己对文学与文学创作的独特认知。他的散文集及部分未收录于这些集录中的散文作品,即是其对美国文学和他本人小说创作思想的解读与阐释。本文认为,多克托罗诸...
关键词:E.L.多克托罗 叙事 正义 道德 
《千万别丢下我》中的黑尔舍姆体制与叙事伦理被引量:3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37-42,共6页朱云 
亚当·纽顿的叙事伦理着重关注叙述行为、叙述中的不可靠性和读者移情。依此理论进行阐释,《千万别丢下我》中的叙述者凯西讲述个体生命故事的动因在于其对黑尔舍姆体制的怀念与昭示,她的第一人称叙事的不可靠性则折射出她对黑尔舍姆体...
关键词:《千万别丢下我》 叙事伦理 叙述行为 不可靠叙事 读者移情 
规训与有限反叛——论《慈悲》中的身体政治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5年第1期177-191,共15页朱云 杨金才 
本文结合社会学身体理论及福柯权力关系理论,考察托尼·莫里森《慈悲》中的奴役现象,探讨文本中疾病、宗教和种族对各肤色人种的身体规训与主体的有限反叛,指出正是在以身体作为规训的场域,欧洲人逐渐确立了带有他们权力话语、意识形态...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慈悲》 身体 规训 
多克托罗获2013年度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
《外国文学动态》2014年第1期34-35,共2页朱云 
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于2013年11月20日第六十四届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典礼上向E.L.多克托罗(EdgarLawrenceDoctorow,1931m)颁发本年度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MedalofDistinguishedContributiontoAmericanLetters)。现年八十二岁的多...
关键词:美国文学 杰出贡献 国家图书奖 终身成就奖 颁奖典礼 基金会 获得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