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仕

作品数:36被引量:18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访谈英国电影电影话语遗产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电影》《电影评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视听理论与实践》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中国画到电影视听语言:《春江水暖》的跨媒介美学实验被引量:3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期29-36,55,共9页李二仕 于思琪 
青年导演顾晓刚的长片处女作《春江水暖》从元代纸本水墨巨制《富春山居图》中汲取灵感,讲述富春江畔富阳区四季流转之中一户寻常人家祖孙三代的家庭故事,通过照料生病母亲和青年一代的婚恋住房问题这两条线索记录描绘富阳市井风物,呈...
关键词:春江水暖 顾晓刚 山水画 电影美学 富春山居图 
文化语境与价值重估:香港杂志《国际电影》“商业影评”之辨被引量:2
《电影评介》2019年第17期6-10,共5页李二仕 陈思航 
在电影批评研究中,“商业影评”已经成为某处人迹罕至的灰色地带。对于现代电影批评来说,影评的“纯度”已经成为某种不言而喻的指标。在这些高屋建瓴的批评大厦面前,“商业影评”是否完全等同于电影的软性商业宣传,是否具有更深层次的...
关键词:电影批评 社会文化意义 商业宣传 灰色地带 价值重估 影评 文化语境 
摇身何变:《卖花女》和《窈窕淑女》从形象到意象的递进演变被引量:2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71-76,共6页李二仕 欧阳霁筱 
由萧伯纳戏剧文本《皮格马利翁》所改编的电影《卖花女》可谓是英国改编电影的典型,而数十年后好莱坞在此基础上再改编的歌舞片《窈窕淑女》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本文将关注点落在电影本身,从电影理论出发,希望能从《卖花女》和《窈窕...
关键词:改编电影 性别研究 明星建构 角色扮演 
把记忆还赋电影——特伦西·戴维斯和他的“记忆现实主义”
《当代电影》2018年第4期42-46,共5页李二仕 田风 
本文通过对特伦西·戴维斯自传性创作的简介、梳理,以及分析其作品中对主体、时空的处理方式,总结了其"记忆现实主义"的诸多特点及发展脉络,并试图强调这一手法的美学优势,为我们熟悉、理解他的作品提供一个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特伦西·戴维斯 记忆 时空观 现实 
受虐狂的困境:特伦西·戴维斯电影里的性别压迫
《当代电影》2018年第4期52-60,共9页托尼·威廉姆斯 姜牧阳 李二仕 
1983年,安德鲁·希格森批评了在英国电影学术研究的一个主导性趋势,即强调对电影进行一种现实性的解释,而牺牲了电影作为表意方式(希格森,80—95)的作为。他指责这种未超越克里斯蒂安·麦茨将电影的技法与叙事严密组合的、像工业...
关键词:英国电影 性别压迫 戴维斯 困境 受虐 工业化模式 学术研究 表意方式 
爱在凛冬:《视与听》杂志主编访谈特伦西·戴维斯
《当代电影》2018年第4期60-63,共4页尼克·詹姆斯 董越 李二仕 
导演特伦西·戴维斯根据20世纪30年代的经典小说《日暮之歌》,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完美改编之后,终于完成搬上了银幕。影片讲述了“一战”前,苏格兰东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穷困中挣扎生存的故事。
关键词:戴维斯 主编 杂志 经典小说 30年代 20世纪 农民家庭 东北部 
遗产电影批评概述被引量:1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128-132,共5页李二仕 杨一红 
本文梳理遗产电影作为英国典型国族身份呈现的电影现象与艺术流派,其源起、概念、代表作品,以及发展演变的过程,补充了安德鲁·希格森和约翰·希尔两位英国学者的个人和相关著述介绍,从而对研究和批评遗产电影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及论述做...
关键词:遗产电影 英国电影 国族想象 
有关遗产电影的议题和讨论被引量:3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133-147,共15页约翰·希尔 欧阳霁筱 李二仕 
本文作者从较为中立的角度,结合众多学者对于遗产电影的评价及大量影片例证,从遗产文化、怀旧之情、性别政治学等多个角度来对遗产电影进行客观分析,并进一步阐释英国电影的"国族特质"。从而使得人们更为全面地了解遗产电影,也为英国电...
关键词:遗产 怀旧 性别 
再现英国国族过去:遗产电影中的怀旧和拼贴被引量:6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148-158,共11页安德鲁·希格森 李二仕 
20世纪80年代兴起英国遗产电影的概念,传承弘扬了传统的古装片类型,并结合了撒切尔执政时期的社会时代和政治背景因素。本文分析遗产电影以怀旧和拼贴的方式,对过去的英国进行了一次以英格兰的呈现代替并覆盖全英国的国族想象,论文涉及...
关键词:英国遗产电影 再现 怀旧 拼贴 
《视与听》杂志专访约翰·布尔曼
《当代电影》2017年第4期53-58,共6页菲利普.霍恩 李二仕 杨永哲 
约翰·布尔曼是英国新浪漫主义电影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人,丰富了过去英国只以社会现实主义为标志的国族电影的特征。他非常具有英国电影人的代表性,起步于电视台纪录片的工作,确立了自己对电影艺术和感情观照的角度和方法,在五十年的...
关键词:杂志专访 联合出品 参军入伍 三船敏郎 奥菲尔斯 电视纪录片 希区柯克 卡萨布兰卡 喜剧效果 另一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