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

作品数:19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敦煌文书书仪夫人家族粟特人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吐鲁番学研究》《史学月刊》《历史评论》《文献》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敦煌令狐氏家族源流考论
《敦煌学辑刊》2024年第4期100-108,共9页杜海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文科振兴计划团队项目“中古河西走廊与西北边疆治理研究”(2024lzujbkyqm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俄藏敦煌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22JJD770065)。
敦煌令狐氏祖先可上溯至先秦时期令狐文子。西汉末,其家族迁徙至敦煌。东汉中后期,敦煌令狐氏成长为地方大族,令狐溥为其家族代表性人物。五凉时期,令狐氏在敦煌乃至河西地区颇具影响力,此一时期敦煌令狐氏代表人物为令狐亚。北朝隋唐时...
关键词:令狐氏 迁徙 世系 敦煌 
北朝粟特和氏家族考辨
《西域研究》2024年第1期8-14,186,共8页杜海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河西碑铭与河西史研究”(项目批准号:21VJXT002)的阶段性成果。
北朝时期“和跋—和士开”应为粟特胡人后裔,其家族源自“金山”,后迁徙至“豺山”,并于道武帝拓跋珪时期归魏。通过对比“和跋—和士开”家族史料与素和氏家族史料,可知和跋家族并非源于鲜卑素和氏。正史、墓志未明确记载和跋、和安等...
关键词:和跋 和士开 素和氏 北朝 粟特 
粟特人如何融入中华民族?被引量:1
《历史评论》2022年第6期32-32,33-37,共6页杜海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河西碑铭与河西史研究”(21VJXT002)阶段性成果。
入华粟特人融入中华民族的进程是长时段、多维度、深层次的。粟特人的华夏化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细节与宏观轨迹。粟特人原本生活在古代中亚地区,以“善商贾”著称,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承...
关键词:陆上丝绸之路 民族交往 历史细节 粟特人 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开放包容 长时段 
吐鲁番地区粟特人研究综述被引量:2
《吐鲁番学研究》2021年第1期55-64,154,共11页杜海 郭杨 
吐鲁番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中古时期,粟特人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在吐鲁番地区建立聚落。学界依据相关史料,主要从商贸活动、社会生活、文化信仰等方面对吐鲁番地区的粟特人做了大量研究。
关键词:吐鲁番 粟特人 丝绸之路 祆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昌郡建置沿革被引量:1
《敦煌学辑刊》2020年第4期29-33,共5页杜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通史”(16JJD770024);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2020jbkyjd002);兰州大学服务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专项研究项目“一带一路甘肃段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2019-FWZX-15)。
西晋元康五年(295)分敦煌、酒泉郡置晋昌郡,晋昌郡下辖宜禾、伊吾、冥安、深泉、广至、沙头、会稽、新乡八县。五凉时期,唐瑶以晋昌郡守拥护李暠建立西凉政权,后沮渠无讳居晋昌而据守河西西部,可知晋昌郡为河西地区的军事要地。北周武...
关键词:晋昌 敦煌 瓜州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建置沿革
《敦煌学辑刊》2019年第4期180-186,共7页杜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通史”(16JJD770024)。
曹魏时期敦煌郡应有敦煌、龙勒、效谷、广至、宜禾、冥安、渊泉、伊吾八县;西晋元康五年以前,敦煌郡有昌蒲、敦煌、龙勒、效谷、广至、宜禾、冥安、深泉、伊吾九县;元康五年后,敦煌郡或仅保留昌蒲、敦煌、龙勒、效谷四县;前凉时期敦煌...
关键词:敦煌 沙州 凉州 魏晋南北朝 
敦煌“于阗太子”与“曹氏太子”考
《敦煌研究》2019年第6期58-64,共7页杜海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粟特人与唐宋之际西北历史文化变迁”(17XZS036);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敦煌粟特史料整理研究”(18LZUJBWZY031)
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文献中出现了大量"太子"称号,所指既有于阗太子,也有曹氏太子。敦煌文书关于"太子"的记载中,部分有明确的"于阗太子"称号;部分我们根据文书中的人名、于阗"天子窟"、于阗使者、于阗僧人等信息,可以推断相关"太子"称...
关键词:敦煌 于阗 太子 曹元忠 曹延禄 
敦煌“中兴之主”曹议金被引量:1
《丝绸之路》2018年第5期39-42,共4页杜海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首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歌至今传颂.中国历史上,唐王朝励精图治,维持了边疆地区长久的稳定.然而到了唐末五代的乱世,西北已经不在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之内,以中原文化为...
关键词:敦煌 曹议金 中国历史 边塞诗歌 盛唐时期 励精图治 唐末五代 势力范围 
敦煌曹氏归义军时期的“瓜、沙之争”被引量:2
《敦煌学辑刊》2018年第2期178-192,共15页杜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通史"(16JJD770024);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17LZUJBWTD003);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敦煌栗特史料整理研究"(18LZUJBWZY031)
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政权的势力范围仅限于瓜、沙二州。归义军节度使府衙位于沙州,沙州又被称作"上州"。瓜州刺史慕容归盈、曹延恭先后在瓜州长期执政。由于地理、姻亲、政治等因素,导致归义军政权内部形成了瓜州派系。沙州府衙试图限...
关键词:敦煌 曹氏归义军 瓜州 沙州 军镇 
敦煌文书P.2642《释门文范》释录被引量:2
《敦煌学辑刊》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杜海 郑炳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通史"(16JJD770024);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17LZUJBWTD003);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粟特人与唐宋之际西北历史文化变迁"(17XZS036)
P.2642文书大致包括三个时代的内容,总体上是按照时间的倒叙进行编排。对该写本进行整体的校录研究,有利于我们认识该文书的价值。P.2642反映了曹元德、曹元深、曹元忠时期节度使位"兄终弟及"的过程。该文书汇编的时代在曹元忠时期,但...
关键词:敦煌 曹氏归义军 释录 P.2642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