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洁瑕

作品数:9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霍桑含混故事霍桑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黄山学院学报》《海外英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霍桑中间地带理论在《威克菲尔德》中的实践
《海外英语》2025年第6期200-202,共3页沈洁瑕 
霍桑短篇小说《威克菲尔德》虽然受到博尔赫斯高度评价,但大部分批评家和读者认为此文一如既往地晦涩难解。实际上,小说独特的词汇和叙事策略体现了霍桑“中间地带”创作理论。借由这一概念,霍桑表达了小说的意义隐藏在现实世界与想象...
关键词:霍桑 《威克菲尔德》 中间地带 词汇 叙事 
论霍桑短篇小说《韦克菲尔德》的含混
《戏剧之家》2021年第31期195-196,共2页沈洁瑕 
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相较于其长篇力作《红字》,国内学界对其短篇小说的阅读和研究尚待深入。在短篇小说《韦克菲尔德》中,含混是其典型的写作特色。小说中,主人公行为动机成谜、微笑颇为神秘,作品主题有多重含义。这些都使...
关键词:短篇小说 霍桑 《韦克菲尔德》 含混 张力 
论霍桑短篇小说的异化主题被引量: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317-320,共4页沈洁瑕 
相对于长篇小说《红字》,霍桑的短篇小说研究是相对薄弱的领域。以霍桑短篇小说中的异化主题为研究对象,分析异化在其一系列文本中的体现:如人与自我的异化、人与他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异化。在呈现这些异化关系的同时,霍桑也在积极思...
关键词:短篇小说 霍桑 主题 异化 
论霍桑短篇小说《美之艺术家》中的含混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36-39,共4页沈洁瑕 
短篇小说是霍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美之艺术家》中采用了颇具特色的创作手法:含混与双重性。这一写作手法具体体现为矛盾的叙述、具有双重属性的象征物、含混、谜一般的结尾等。从本质上来说,小说文本的含混是霍桑矛盾思想和心...
关键词:霍桑 《美之艺术家》 含混 双重性 矛盾思想 
《美之艺术家》中艺术家沃兰形象分析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32-35,共4页沈洁瑕 
霍桑是美国历史上的经典作家,短篇小说是其创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分析了霍桑短篇小说《美之艺术家》中主人公沃兰的形象并试图挖掘霍桑赋予他的深刻涵义。艺术家是霍桑笔下众生中一个频繁出现又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塑造他们的同时...
关键词:短篇小说 霍桑 《美之艺术家》 艺术家 人物形象 
试以二元对立解读《一小时的故事》被引量:2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94-96,共3页沈洁瑕 
文章运用结构主义文论,从二元对立的角度解读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通过对文本中出现的5组二元对立项的分析,解读人物内心矛盾复杂的状态,探讨了作品的深层涵义。
关键词:结构主义 二元对立 《一小时的故事》 女性意识 
试以精神分析文论析《一小时的故事》被引量:3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45-146,共2页沈洁瑕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分析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指出马拉德太太的内心变化是"本我"和"超我"的斗争;同时指出,精神分析文论用来解读文学作品虽然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但是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精神分析文论 一小时的故事 本我 超我 局限性 
华兹华斯《咏水仙》和赫里克《致黄水仙》的分析与比较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43-46,共4页沈洁瑕 
在英国诗歌里,有两首同以水仙为描写对象的诗作,一为华兹华斯的《咏水仙》,一为赫里克的《致黄水仙》。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但表现的主题却相去甚远。水仙在华兹华斯笔下是自然的象征,美的化身。《致黄水仙》则表达了生命短暂的...
关键词:英国诗歌 水仙 华兹华斯 赫里克 悖论 
从二元对立的角度解读结构主义文论被引量:12
《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34-138,共5页沈洁瑕 
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文论的核心思想,被后世尊崇的几位结构主义大家都在论著中具体实践了二元对立思想。在他们具体的阐释背后,可以窥见结构主义文论最基本的两组二元对立项: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而作为一种文论思潮,结构主义本身也...
关键词:西方文论 结构主义 二元对立 逻各斯中心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