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明杰

作品数:10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墓地稳定同位素分析东周时期人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边疆考古研究》《内蒙古教育(D)》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山文化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意义被引量:2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9-11,共3页林杨 孙宏伟 张宇 索明杰 孙永刚 
红山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基地项目。
红山文化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其分布和影响范围包括燕山南北,内蒙古东南部,西辽河流域,其年代距今约6500—5000年。红山文化发现和出土的半地穴式的房屋,各种玉器、陶器,都表现出与中原磁山文化、仰韶文化存在...
关键词:红山文化 交往交流交融 多元一体 
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人群和文化融合进程中的农业经济——以和林格尔大堡山墓地人骨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被引量:9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2期200-209,共10页张昕煜 张旭 索明杰 魏东 胡耀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73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CKG001)资助
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竞相角逐的舞台.在该地存在的多人群并存、文化并举的基本格局,随着战国中晚期赵、秦等诸侯国势力的北扩,转变为中原文化日益繁盛之势.中原地区特有的农耕经济(如粟作农业),究竟对内蒙古中南...
关键词:大堡山墓地 内蒙古中南部 粟作农业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M2发掘简报被引量:5
《草原文物》2016年第1期46-50,共5页陈永志 宋国栋(图) 马婧(摄影) 曹鹏 刘洪元 柏嘎力 德力格尔 王洪江 苏宁巴雅尔 索明杰 
2012年,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和正镶白旗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伊和淖尔墓群的一座被盗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室内出土了陶壶、陶罐、陶灯、木棺、鎏金铜铺首、鎏金铜泡钉等遗物,墓主为一名年轻男性,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的风格推断...
关键词:正镶白旗 伊和淖尔墓群 北魏墓 
浅谈对中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
《内蒙古教育(C)》2015年第3期58-58,共1页索明杰 
历史课是中学生的必考科目,近年来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归结为一点即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记忆、理解、联想、分析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 思维能力 学习能力 培养 
关于高校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内蒙古教育(D)》2015年第2期83-84,共2页索明杰 
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只要是学校,主体无非是教师和学生,故此产生了教与学的问题,任何一个学校或者是教学管理部门都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或是探索,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但客观或主观上的各种原因,致使高校教学与管理总...
关键词:高校 教学 学习 评价体系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身高研究被引量:1
《边疆考古研究》2013年第2期323-330,共8页张旭 李婧 朱思媚 索明杰 朱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民族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项目编号11&ZD18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早期铁器时代蒙古高原古代居民体质人类学的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1JJD780008);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现代考古学”特殊学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1210007)
<正>大堡山墓地发现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十一号村东南处的山坡上,该墓地三面环山(蛮汗山支脉),北傍浑河,时代大致为战国晚期。2011年6~8月,为配合呼杀段(呼和浩特至杀虎口)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其进行了...
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发掘报告被引量:5
《草原文物》2013年第2期36-49,147,共15页齐溶青 索明杰 贾志斌 武成 李权 王仁旺 李靖 何英英 
2012年大堡山墓地的发掘,共清理墓葬51座,出土战国时期陶器、青铜器、玉石器等80余件,其中出土铜带钩的比例较高。和林格尔地区发现战国墓葬较多,这次的发掘材料对了解赵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文化面貌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关键词:发掘报告 铜带钩 和林格尔 战国墓 文化面貌 钩颈 料珠 战国时期 大堡 假圈足 
和林格尔县胜利营东沟子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2
《草原文物》2013年第1期9-16,共8页齐溶青 索明杰 吕朋珍 李思雨 解曜珲 唐宝明 
正为配合呼和浩特至杀虎口高速公路的建设,2011年5-6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2008级师生,对位于和林格尔县胜利营村西北处约2公里的东沟子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将发掘结果简报如下。
关键词:和林格尔 遗址 灰陶 绳纹 口径 泥质 腹部 内蒙古师范大学 高速公路 弦纹 
从考古发现看唐代黠戛斯的社会经济
《草原文物》2011年第2期59-65,共7页王洁 索明杰 
内蒙古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0E041);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北疆史研究中心2010年度基金项目2010008
汉文文献史料对唐代黠戛斯人的经济生活鲜有记载,而据黠戛斯所在的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碑铭、出土的农具及其他实物资料,可知黠戛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在此,将以黠戛斯地区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为主,结合汉文文献史料,拟就黠戛斯的畜...
关键词:考古发现 黠戛斯 文献史料 实物资料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生活 经济联系 基本状况 汉文 叶尼塞 手工业 河流域 畜牧 唐朝 税收 狩猎 农业 农具 加工 地区 
卓资县城卜子古城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被引量:6
《草原文物》2011年第1期17-33,共17页齐溶青 索明杰 贾志斌 王仁旺 邢琳 王图力古拉 格日乐图 白志强 
为了配合国家重点公路110国道呼集(呼和浩特-集宁)段的扩宽建设,2010年6~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2008级师生,对卓资县城卜子古城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将发掘结果简报如下.
关键词:县城 古城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 文物考古 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 考古发掘 呼和浩特 国家重点 研究所 学院 抢救 结果 建设 简报 国道 古文 公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