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波

作品数:1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旅游一体化首都经济圈文化导向曲艺传统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校图书馆工作》《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被动中的主动:传统习俗与节日中的形式化被引量: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77-84,184,共9页耿波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18JZD019)。
传统习俗与节日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使人形成被动的生活状态,但人们却乐在其中,这种状态可称为“被动中的主动”。尼采、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被动中的主动”的探讨,形成了西方思想史上这一问题的理论脉络。传统习俗与节日中充满主动与...
关键词:传统习俗与节日 被动中的主动 形式 冲突 体验 
“小城故事”的演叙、媒介杂糅与魔幻叙事被引量: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21-30,共10页耿波 
文学、艺术的创作应与社会史密切相关。书写城镇故事的叙事称之为"小城叙事"。在传统的"小城叙事"中,通过语言讲述乡土伦理的"演叙"占据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小城叙事"中,"演叙"与工业化冲击下所产生的作品中的"消息"杂糅,而且随...
关键词:小城故事 演叙 消息 魔幻化 《三峡好人》 
18世纪自传与忏悔录传统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45-52,共8页耿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学中的法国叙述与法国形象研究”(20BZW162)。
18世纪出现了大量的自传文学。在这些自传作品中,“自我反省”构成了突出的特点。发生在18世纪的自传体文学并不是空虚来风,它受此前中世界忏悔录传统影响甚深。自传在当时有其特殊的社会认同价值,是当时知识分子确立自我身份、填补上...
关键词:18世纪 忏悔录传统 卢梭 反省 精神建构 
曲艺直播是“生活中曲艺”的呈现与展开
《曲艺》2020年第8期12-13,共2页耿波 
一、直播是全面展开的媒体形式。从演出形式而言,近代以来,曲艺演出的载体有几次变化:民国时期的演出形式以"撂地"为主,就是曲艺表演者拿汉白玉石粉在街头边撒边念叨,以此"黏人",然后展开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艺演出慢慢走上了...
关键词:演出形式 曲艺表演 小剧场 舞台化 曲艺演员 仪式性 演艺市场 汉白玉 
“毛姆式人物”、情欲观看与毛姆的情欲写作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89-97,共9页耿波 李佳倩 
毛姆作品中存在着数量众多且形象鲜明的"毛姆式人物"。"毛姆式人物"乐于观察人性却从不介入故事情节的发展,几乎对故事发展没有影响。"毛姆式人物"在毛姆作品中的角色作用有三:链接作品中其他人物、作为接近事件的人和参与事件者。"毛...
关键词:毛姆 毛姆式人物 情欲 同性恋 
布勒东“娜嘉”形象的虚构、真实与文学史传统
《深圳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128-137,共10页耿波 张安琪 
“娜嘉”是谁?这构成了《娜嘉》这部作品的核心问题。“娜嘉”有三重存在:在文学作品中,她是形象模糊、言语错乱的形象;在传记中,她是出没无常、社会地位模糊的“雷奥娜”,而在整个法国20世纪的社会大环境中,“娜嘉”又是一批处于劳动...
关键词:《娜嘉》 雷奥娜 无所事事的女性 非现实性 
“世界性命运”视角下的民间艺术与农民画被引量:1
《中国美学研究》2019年第1期142-155,304,共15页耿波 
海德格尔在他的文章中揭示了作为'世界性命运'领悟者角色的农民,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指出了'真理'自行设入其中的艺术作品,而中国的民间艺术与此高度符合。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与精英文化'辅导'产生的农民画,一方面以民间艺术为基础,另...
关键词:“世界性命运” 民间艺术 农民画 民族志 
“创世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像表达被引量: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104-109,116,共7页耿波 
'创世电影'指的是以其逼真的'电脑合成技术'营造了环境,同时以浩繁的故事情节、人物和情节,将观众裹挟进去的电影形式。'创世电影'的核心特点是挑战人文主义。在中国电影中,中国的'江湖文化'电影具有'创世电影'的特征。徐克的'狄仁杰系...
关键词:创世文化 创世电影 江湖文化 狄仁杰系列电影 
另类的“精英”:《礼记》在大众文化时代的阅读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年第1期73-77,94,共6页耿波 
《礼记》是形成于中国秦汉之前的经典。在大众文化时代,另类的"精英",就是那些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同时又产生了精神需求的人对《礼记》的阅读很是热心,他们应当成为《礼记》在这个时代阅读的主体。在大众文化时代,《礼记》的阅读要读出...
关键词:《礼记》 另类"精英" 事问题 
罗伯-格里耶小说中物的描写与视觉化效果——以《窥视者》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斯日古娜 耿波 
20世纪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罗伯-格里耶以"反常化"的对物的书写而闻名。纵观其在小说中对物的描写,罗伯-格里耶所使用是重复、突出物自身特征、细节繁多与使物证失效的描写手段,在模拟了人的凝视动作并达成视觉化效果的同时,使附着...
关键词:罗伯-格里耶  新小说 视觉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