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鸿达

作品数:44被引量: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巴列维国王伊斯兰革命外交伊朗外交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民族》《比较政治学研究》《世界知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伊朗:内涵、动因及影响被引量:10
《西亚非洲》2019年第5期3-21,共19页范鸿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伊朗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构与治理研究”(2018VJX085)的阶段性成果
特朗普总统上台后,美国对伊朗的打压逐步升级,涵盖外交、能源、金融和军事等诸多领域,令伊朗承受了来自美国的前所未有的压力。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既是两国长期冲突的历史惯性使然,也有“全球霸权”“地区霸权”之争、以色列...
关键词:美伊关系 特朗普 极限施压 伊朗 中东安全 
以色列的社会分裂和国家安全观分析被引量:2
《当代世界》2019年第8期49-54,共6页范鸿达 
当下以色列社会存在三个明显的社会分裂现象: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分裂;极端正统犹太人和现代犹太人的分裂;欧美裔犹太人和亚非裔犹太人的分裂。以色列的国家安全观也历经了转变,以1979年为分界线,之前主要面临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威胁,之后...
关键词:以色列 社会分裂 国家安全 内政外交 
伊朗伊斯兰革命进入“不惑之年”
《世界知识》2019年第2期68-70,共3页范鸿达 
1979年1月16日,统治伊朗达37年之久的巴列维国王在伊斯兰革命的冲击下被迫出国“长期度假”。不久之后,巴列维王朝寿终正寝,伊朗建立了延续至今的伊斯兰共和国。外界普遍认为伊朗伊斯兰革命是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场运动,但是伊...
关键词:伊斯兰革命 伊朗 20世纪70年代 革命领袖 持续发展 巴列维 共和国 霍梅尼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被引量:8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7期20-25,共6页张桥 范鸿达 
福建省行政管理学会科研与决策咨询项目"闽西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6B05)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无产阶级的贫困现象、本质和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做了科学、完整的阐释。习近平反贫困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内核、精髓的基础上构建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包括话语系统、目标动力系统、内容和实践系...
关键词:习近平 马克思 反贫困 新贡献 
精准扶贫:理论意蕴、实践路径与经验探索被引量:1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7-21,共5页张桥 范鸿达 
福建省行政管理学会科研与决策咨询项目(2016B05)
精准扶贫,是运用科学有效的标准、程序对贫困人口、地区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扶贫开发模式,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当前扶贫开发的最新思路与最新表述。它的形成是对国内外扶贫开发理论、模式、经...
关键词:精准扶贫 理论意蕴 闽西民主乡 经验启示 
中东强国的战略追求及发展环境探析被引量:1
《当代世界》2018年第2期18-21,共4页范鸿达 
沙特、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是当下中东四大强国。沙特谋求的是阿拉伯世界领袖,伊朗和土耳其梦想民族和国家的复兴,以色列则对国家安全最为关切。从国家发展环境来看,以色列最佳,土耳其次之,沙特随后,伊朗最差。
关键词:沙特 伊朗 土耳其 以色列 发展环境 
从伊朗的历史兴衰看其主体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特性被引量:9
《西亚非洲》2018年第1期110-134,共25页范鸿达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东国家政治转型比较研究”(15YJAZH013)之阶段性成果.
伊朗是中东地区大国,其主体民族波斯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大帝国的缔造者。历史上伊朗曾强盛一时,但是也与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以及俄国、英国和美国等发生过激烈的战争或冲突,被阿拉伯人征服后波斯人被迫放弃了...
关键词:民族特性 波斯人 伊朗 历史兴衰 
以色列国际移民:背景、政策、实践、问题被引量:1
《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55-162,共8页范鸿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东国家政治转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5YJAZ013)的阶段性成果
以色列移民政策和犹太人的曲折历史息息相关,在其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犹太移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移民问题,以色列建国后出台了多项法规和政策。以色列对国家"犹太属性"的强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国的移民政策。由于以...
关键词:以色列 移民政策 犹太复国主义 巴以问题 
核协议后的伊朗政治与社会
《世界知识》2016年第22期39-39,42,43,共3页范鸿达 
2013年11月的某一天,我在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候机,当电视上出现有关伊朗核谈判的新闻时,多位伊朗人涌到电视机前顿足观看;2015年1月至2月,我在德黑兰调研,当时伊朗核问题谈判正处于胶着状态,我感觉到伊朗民众面对核谈判这...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 协议 政治 社会 核谈判 国际机场 德黑兰 电视机 
期待中的中伊关系“新局面”为何没能出现
《世界知识》2016年第20期47-47,共1页范鸿达 
9月初,我受厦门大学委派赴伊朗执行校际友好合作项目。我乘坐的是中国南航的航班,在乌鲁木齐登机后发现乘客并不多——其实这也是目前中国—伊朗航线的基本状况,除了中国的旅游高峰期和重大节假日外,其他时间段这条航线的上座率并不高...
关键词:重大节假日 伊朗人 商界人士 交流史 世界大家庭 美国银行 西方国家 国际交往 个人使用 目标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