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团

作品数:29被引量:10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白族大本曲白族文化传承文化内涵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研究》《曲靖师范学院学报》《民族文学研究》《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精英民俗志书写的可能性及反思——以云南大理石龙村李绚金村民日志为例被引量:4
《民俗研究》2022年第4期147-156,160,共11页董秀团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白族大本曲曲目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8VJX053)的阶段性成果。
大理石龙村李绚金的村民日志书写,在云南大学“村民日志”项目中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地方精英的特殊身份以及对白族文化和汉文化的双重掌握成就了李绚金民俗志书写的三个特点:时间之流与全景式书写,从事件描述到文化阐释,内外视角的交互...
关键词:民俗志书写 村民日志 地方精英 民俗乡建 
西南情境下的礼俗多维互动及其社会整合功能——以大理巍山彝族土主文化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思想战线》2022年第4期63-74,共12页董秀团 王丽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白族大本曲曲目搜集与整理研究”阶段性成果(2018VJX05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各民族文化互动整合的过程,“礼俗互动”拓宽了审视文化互动整合关系的视野。西南情境下的“礼俗互动”具有特殊的边疆形态,呈现出族外与族内、上层与下层、中心与边缘、国家与地方、传统与现代等多维互...
关键词:西南情境 “礼俗互动” 社会整合 土主文化 
多民族戏剧交融及其中华文化认同功能论析--以云南为例被引量:7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51-62,共12页董秀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20ZD27)。
戏剧作为多种因子融合互动形成的综合性艺术,承载着丰厚的族际交往信息,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从而共创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多民族戏剧交融及其中华文化认同功能研究,是我国戏剧界必须回答的重要理论问题。围绕此议题,以云南为例展...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民族戏剧交融 中华文化认同 再经典化 
白族民间文学的多元混融特质及对边疆民族文学发展的启示被引量: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年第3期108-115,共8页董秀团 
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项目“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及口头传统的重构”阶段性成果;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白族大本曲曲目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8VJX053)阶段性成果;2018年云南省社科专项项目“云南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项目编号:ZX201806)阶段性成果
多元混融是白族民间文学最突出的特质,其具体表现为文类体裁丰富多样、文学文本互文印证、多种类型互融并存、多元观念交织共生等方面。此种多元混融性既与白族民间文学在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的层累叠加有关,也与白族民间文学与多种外来文...
关键词:白族民间文学 多元混融 发展机制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女性意识及其传承价值被引量:1
《思想战线》2018年第5期146-152,共7页董秀团 
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项目"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及口头传统的重构"阶段性成果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蕴含着突出的女性意识,关于女性在创世、感生、文化创造等各方面业绩的神圣叙事,充分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尊重女性的原初观念。这种文化传统中原初的女性意识,与西方社会中历经男权压制后才产生的女性主义觉醒有所不同...
关键词:神话 叙事 女性意识 价值 构建 
“首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当下东亚各国民俗文化传承的现状与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思想战线》2017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董秀团 高健 
民俗文化对于国家文化建设、民族认同、个人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生活世界"的民俗本身就是人类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展现形式之一,而传承则是民俗文化赖以存续的基础,是文化再生产的动力。在民俗学研究中,传承一直都是一个核心问题。
关键词:民俗文化 文化传承 国际学术研讨会 民间文学 东亚 综述 现状 论坛 
心理疏泄与群体记忆:基于《火烧松明楼》传说“完型化”过程的探讨被引量:2
《民俗研究》2017年第5期97-106,共10页董秀团 
2014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项目"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及口头传统的重构"的阶段性成果
情节母题不断丰富完善和核心母题趋于明确的"完型化"过程是民间传说不可忽视的变异路径之一。一些关乎地方、族群历史并作为"地方性知识"重要构成部分的民间传说,与历史"选择"的纠葛显得更为密切,社会变迁、文化转型、群体记忆是其"完型...
关键词:《火烧松明楼》 文本 “完型化” 火把节 
民俗学研究的多元维度--“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会议综述
《思想战线》201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董秀团 
2014年10月10日~12日,南中国民俗学会主办,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和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协办的“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七2014年年会”在云南大学召开。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教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介绍了云南大学的中文学科及民俗学、...
关键词:中国民俗学会 代表大会 民俗学研究 年会 云南大学 综述 维度 语言文学研究 
民俗学研究的多元维度——“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会议综述
《思想战线》2015年第S1期235-,共1页董秀团 
2014年10月10日~12日,由中国民俗学会主办,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和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协办的"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在云南大学召开。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教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介绍了云南大学的中文学科及民俗学、民间...
关键词:中国民俗学会 民俗学研究 会议综述 云南省民族 语言文学研究 中文学科 人文学院 文勋 长林 信仰民 
村落民间叙事的焦点及意义表达--以大理剑川石龙村为例被引量:3
《思想战线》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董秀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元混融中的白族文学”阶段性成果(09CZW069);云南大学“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研究与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基地”白族点项目成果
村落土壤中生成的民间叙事往往呈现出一些叙事的焦点,以石龙村为例,村寨的起源和历史、村落中各姓氏的关系、本村与外部村寨之间的关系、本民族共同的历史和题材是其民间叙事的焦点所在。这样的选择和建构,是基于村落共同体表达自我"地...
关键词:民间叙事 村落 历史 博弈 民族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