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明生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篆刻艺术创作题材创作思维材质美书画篆刻艺术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研究》《教育评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美术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在材质美中释放心灵——论书画篆刻艺术中的材质与风格的关系被引量:1
《美术研究》2018年第3期104-105,共2页连明生 
每个成熟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创作习惯,这习惯包含了常用的创作题材,既定的创作手法,独特的创作思维,等等。这些方面的探讨颇多,我们已司空见惯,耳熟能详。但是,创作习惯还与如何对待材料密切相关,这方面的探讨似乎还不多见。有许多的艺...
关键词:艺术风格 篆刻艺术 材质美 书画 心灵 创作题材 创作手法 创作思维 
连明生篆刻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连明生 
明清文人篆刻艺术的现代启示
《美术研究》2016年第1期114-116,共3页连明生 
一、历史维度的解读法国艺术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
关键词:篆刻艺术 现代启示 文人 明清 《艺术哲学》 历史维度 气候 自然界 
设计艺术中“人之维”的三层反思
《文艺研究》2013年第6期165-166,共2页连明生 
艺术属人,设计“为人”,其本源是“人”的设计。在这个意义上,设计艺术最终能走向和谐发展,离不开人之维度的反思。1.设计师反思设计艺术“人之维”,设计师首当其冲。对设计师而言,或许并不愿沦为金钱的附庸,所以对商家的屈从...
关键词:设计艺术 反思 消费者利益 设计师 社会责任感 职业道德观 和谐发展 职业立场 
连明生中国画作品
《文艺研究》2012年第5期163-163,共1页连明生 
连呀生,1971年生于福建,硕士,厦门大学美术系教师。
关键词:国画作品 厦门大学 美术系 
艺术的“远行”与“回归”--兼论艺术教育的当代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10-116,共7页连明生 
人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远行"到"回归"的过程,从而呈现出前艺术——纯艺术——后艺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艺术从最初与人类日常生活及实用技术一体化的状态出发,逐步"远行",不断净化自身,直至与技术的最终分离。到了现时代...
关键词:艺术 技术 跨媒体艺术 艺术教育 
自由教育情境中的“大艺术”观念
《教育评论》2010年第3期29-31,共3页连明生 
自由教育乃通识、教养或博雅教育,现代性进程中知识的精细化、专业化以及教育的市场化,使得自由教育被遗忘,知识成为实利性碎片。"大艺术"观念乃自由教育之题中之义,其在宏观上体现为一种"态度",一种"定向",一种"姿态",在微观上具体呈...
关键词:自由教育 大艺术 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