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宁波

作品数:11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信息公开知情权城市管理城管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法学教育研究》《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街道办事处制度改进的研究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18-122,共5页钟珺雯 郑宁波 
我国现行街道办事处制度下街道办事处社会服务能力弱,与乡镇政府在职能权属划分上存在混乱。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基层治理能力与推进基层治理模式升级,应当在保有街道办事处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社会组织、个人力量的方式,提高街道办事处在社...
关键词:街道办事处制度 依法行政 公私合作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缺陷与完善被引量:14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70-76,共7页郑宁波 王周户 
作为改革产物的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目前仍不完善,主要存在城管法律地位尴尬、执法依据混乱、执法权限模糊、执法人员素质偏低、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在源头上应当以治理城市的理念为先导,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引入社会化管理方式为...
关键词:城市管理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综合执法体制 城市治理 服务 
论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功能——以国家审计的权力性质为视角被引量:11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44-48,共5页郑宁波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行政公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兼具执行性和监督性,其根本使命是监督国家财政支出,目标是完善国家治理。国家审计在表达人民意志,提升政府透明度,建设责任政府,促进民主法治等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国家审计机关通过经济责...
关键词:国家审计 审计权 经济 监督 国家治理 
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研究被引量: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49-153,共5页郑宁波 
当下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给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与挑战。社会管理创新与政府公信力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良好的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公众信赖政府,社会管理...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社会管理创新 服务型政府 行政权力 公民社会 
关于大学法律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被引量:1
《法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137-145,378,共10页郑宁波 
现代大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逐渐被忽视,但是人文素质教育既是大学全人教育的内容之一,而且对于法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人文素质教育是形成法律人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法律信仰的重要内容,是法律人追求'真、善、美'的应有之义。我们必...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法学教育 法律人才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及防控路径——基于政府信任的视角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55-58,共4页郑宁波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转型期必然的副产品,成为各级政府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题。基于政府信任的视角,应当从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法治观念、扩大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渠道等方面来防控群体性事件。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政府信任 利益 矛盾 
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浅议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第7期74-75,共2页郑宁波 
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是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本文提出在大学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针对法学的特点,应当把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乔具有通识基础的职业法律工作者这一层次。基于此,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育体系...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 培养目标 互动式教学 司法考试 职业道德 
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及现实路径被引量:4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108-112,共5页郑宁波 
政府信息向大众公开,不论是从有利于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来看,还是从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加强其公民主体意识来看都是非常有利的。从理论层面上分析,政府信息公开是宪政的应有之意、是防止腐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政...
关键词:政府行政 信息公开 宪政 知情权 
略论行政问责制的改进和完善
《理论导刊》2010年第9期18-20,共3页郑宁波 
行政问责制要求政府官员应当对民众给予他的信赖负责。我国行政问责制刚刚起步,尚存在法律制度不统一、问责主体单一、问责客体不明确、问责标准不够具体等问题,亟需在问责主体多元化、问责客体具体化、发展问责文化、公开复出程序、完...
关键词:行政问责制 权力 责任 完善 
关于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思考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郑宁波 
"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这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毫无疑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就是实现上述承诺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讲,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反腐倡廉、推动经济建设等方面,政府信息公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政府 信息公开 知情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