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俊

作品数:23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价值观儒家哲学普世意义普世价值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人文天下》《理论观察》《兰州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儒家“义”的思想意蕴与当代意义
《人文天下》2021年第11期21-26,共6页郭明俊 
作为中华传统道德体系的第二个原则,"义"的思想意蕴颇为丰富,它作为一种人性的规定,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是君子的一种内在道德品质,是人实现自身本性的正确道路,其灵魂或核心要义是适宜。它既包含了天下公义、民族大义、社会道义等语...
关键词:儒家  意蕴 当代意义 
“和而不同”思想的多重意蕴被引量:2
《唐都学刊》2020年第2期48-54,共7页郭明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家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5xzx007)成果。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是在继承春秋时期“和同之辨”基础上形成的,这一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多重意蕴。其政治智慧、处世原则和人生境界、哲学观念、普遍的方法论、文化观、宽容精神等思想观念,对于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国家之间、...
关键词:孔子 儒家 “和而不同”思想 多重意蕴 
“以道观之”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引量:3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29-36,共8页郭明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5xzx007)阶段性成果,作者为项目负责人.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智慧"以道观之",其实质意义在于教人站在"道"的立场来看待事物,以此来消解"以物观之"给人类造成的种种矛盾、冲突和争斗。这一智慧对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时代的必然抉择,在...
关键词:以道观之 以物观之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共同利益 
礼的精神与价值
《人文天下》2019年第22期16-20,共5页郭明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5xzx007)的研究成果
“礼”在传统社会中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它曾被列为“四维”之首,也是儒家“五常”之一。中国从古至今都被世人称颂为“礼仪之邦”,崇礼、尚礼、尊礼、行礼是中华民族的一贯美德。“礼”已经深入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文化和传...
关键词:团结统一 传统道德 礼仪之邦 安定有序 
儒家“智”的意蕴与价值
《人文天下》2019年第18期2-7,共6页郭明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5xzx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智”作为儒家“五常”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孔子首先将“智”视为君子必备的品德之一:“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中庸》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将“仁、智、勇”三者并称为...
关键词:儒家 价值 “三达德” “五常” 《中庸》 “智” “大” “达” 
习近平人类共同价值观是对冷战价值观的摒弃与超越被引量:9
《湖湘论坛》2017年第5期5-9,共5页郭明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5xzx007)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共同价值观,以"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基础,超越了冷战价值观"势不两立,你存我亡"的敌对阵营划分;以"多元文明和平共处"为价值理想,摒弃了冷战价值观之"称霸全球"的图谋;以维护和实现"全人类共同...
关键词:习近平 人类共同价值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冷战价值观 
文化认同:促进藏民之国家认同的关键被引量:3
《民族论坛》2017年第3期19-24,共6页郭明俊 李云 
西藏问题的核心是社会局势的稳定、维护祖国的统一,而其关键在于"凝聚人心",增进藏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无论从学理上还是历史上来说,文化认同都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由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世界极端民族主义在藏区的渗透,...
关键词:西藏藏民 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中华“和而不同”文化价值理念的当代意义——基于“文明冲突”的分析被引量:3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6年第1期19-27,共9页郭明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5XZX007)阶段性成果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文明或文化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引发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而导致文明或文化冲突的主要祸根就是盛行于国际社会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两股势力,因此,化解多元文明冲突的根本前提就是改变原有...
关键词:和而不同 当代意义 文明冲突 文化霸权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 
“立德树人”须加强和改进哲学教育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5年第12期123-124,共2页郭明俊 
"立德树人"是我国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须将"成人之学"即塑造人的灵魂的哲学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有鉴于以往把哲学仅仅当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从而导致哲学被简单化、政治化,当今发挥哲学对"立德树人"的作用时应重视其人文学科...
关键词:立德树人 哲学 意识形态 人文素养 精神境界 
哲学与立德树人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4年第1期29-38,共10页郭明俊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今天,强调'立德树人'更具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而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和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无疑,哲学对'立德树人'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哲学的使命乃是立德...
关键词:立德树人 哲学意识形态 人文素养 精神境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