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文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锤炼语言拟人化手法语言锤炼标点商榷标点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滁州学院学报》《学语文》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浅析儒家“五至”思想的教育意义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38-139,共2页洪晓波 陈再文 代秀松 
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232)
当今,重新分析上博简二《民之父母》中"五至"思想,其教育意义相当深远。儒家的"入世"、"仁礼一体"、"德治"、"亲仁"等核心思想都能在"五至"中得到体现,可以说孔子的"五至"思想囊括了儒家学说中关于君子正己修身、为学次第的全部要求。...
关键词:儒家 “五至”思想 高校人文教育 
《春秋左传注》标点商榷
《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62-64,共3页陈再文 马启俊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是治中国古代文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对其标点问题提出商榷和补正,将有助于准确解读和正确利用《左传》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关键词:《春秋左传注》 “杨本” “杜本” “白本” 标点 商榷 
民歌与明代散文创作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69-72,共4页陈再文 马启俊 
明代民歌数量剧增,曲调众多,反映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艺术感染力很强。明代民歌不仅流布于民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波及文坛,对明代文人的诗歌、散文、戏曲等文学体裁的创作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为明代散文创作的理论与实...
关键词:民歌 明代散文 创作 影响 
浅谈在写作中如何锤炼语言
《职教论坛》2003年第12期58-58,共1页陈再文 
大家知道,文章的语言来自生活,但它绝不是对生活语言的照抄照搬,而是经过加工提炼而成的规范化语言.它既保持和发扬了口语中丰富多彩和生动有力的优点,又剔除了口语中的粗糙混乱的部分,而且有所创造,更富表现力.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时就...
关键词:语言锤炼 拟人化手法 职业教育 语文 写作指导 
语不惊人死不休——谈在文章写作中如何锤炼语言
《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96-97,共2页陈再文 
锤炼语言 ,是写好一篇文章的重要因素。论其方法 ,就是要在文章的字、词、句上下功夫 ,一要用词准确贴切 ,二要鲜明生动 ,三要有所创新 ,写的奇 ,写的巧。但锤炼语言不是要求写作者刻意雕琢 ,故意粉饰 ,自然圆润的语言照样可以达到“惊人”
关键词:文章写作 语言锤炼 用词 创新 拟人化手法 
明珠美玉投于盲人 万种恩情化为流水——杜十娘爱情悲剧原因浅析
《学语文》2003年第2期34-34,共1页陈再文 
杜十娘形象最光彩照人处,在于她对孙富和李甲的痛斥,她义正辞严地怒骂拆散他们的孙富:“汝以奸淫之意,巧为谗说,一旦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我之仇人。我死而有知,必当诉之神明,尚妄想枕席之欢乎!”表现了十娘对虽为巨富却卑鄙无耻的孙富...
关键词:杜十娘形象 爱情悲剧 《杜十娘》 社会 成因 
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浅谈王维诗中表现的隐逸思想被引量:1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8-9,共2页陈再文 
王维一生,仕途多艰。中年以后,政治热情日趋冷淡,急于退出政治舞台,归隐出林。因此他的后半生徘徊于仕隐之间,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这一时期他创作的诗歌大多表现出高蹈隐逸的思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受佛老思想的...
关键词:王维 诗歌 隐逸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