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荣

作品数:15被引量:1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淤积黄河水沙搭配黄河下游水土保持更多>>
发文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水利学报》《水道港口》《水运工程》《地理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导流防沙堤优化布置试验研究
《水运工程》2008年第7期16-18,38,共4页王玉海 汤立群 陈金荣 
导流防沙堤的平面布置会直接影响沿海港口的港池、航道或者核(火)电厂取水明渠泥沙淤积的强度和范围。针对沙质海岸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导流防沙堤平面优化布置问题,建议导流防沙堤的走向与强浪向反方向的夹角应该小于90°,以45°~60°为...
关键词:导流防沙堤 波流共同作用 平面布置 物理模型试验 
自动加沙控制系统及其在潮汐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水道港口》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邓安军 汤立群 陈金荣 
为满足潮汐水流边界输沙率在一个潮周期的变化要求,提高模型试验加沙控制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在台山电厂泥沙模型试验中设计开发了自动加沙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PLC控制器的控制技术和变频器的变频原理,实现了对整个试验过程的适时加沙控...
关键词:自动加沙 控制系统 潮汐 模型试验 
采取综合措施营造人与黄河的和谐相处被引量:2
《中国水利》2005年第9期48-50,共3页陈金荣 苏晓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39050)"新水沙环境下黄河口演变与整治及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
营造人与黄河的和谐相处,首先要消除人类活动给黄河健康生命造成的负面影响,然后整合现有的各项措施,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黄河生态系统,减少入黄泥沙,扩大河道过水能力。保障黄河健康用水,达到人与黄河和谐相处。
关键词:和谐相处 综合措施 黄河 营造 人类活动 生态系统 过水能力 健康 
连云港核电站附近海域泥沙冲淤计算研究被引量:7
《泥沙研究》2004年第2期27-32,共6页张世奇 张燕菁 陈金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0 3 3 90 5 0 )资助
利用连云港地区的实测资料 ,对窦国仁输沙关系式进行了率定和修正 ,推导出新的潮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的挟沙力关系式 ,进而建立了非恒定的平面二维不平衡冲淤计算数模并用实测和河工模型资料进行了验证。验证表明 ,计算结果符合实际。用...
关键词:不平衡输沙 潮流 波浪 挟沙力 冲淤数模 
官厅水库妫水河口拦门沙疏浚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泥沙研究》2003年第1期45-51,共7页张燕菁 张世奇 陈金荣 
利用一、二维嵌套的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 ,对官厅水库妫水河口拦门沙疏浚挖槽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影响挖泥槽回淤的各种因素 ,并通过对几种典型的挖槽方案进行计算分析 ,提出了合理的疏浚挖槽方案。
关键词:妫水河口 拦门沙 泥沙数学模型 疏浚 挖泥槽 回淤量 数值模拟 官厅水库 
黄河中游流域环境要素对水沙变异的影响被引量:30
《地理研究》2002年第2期179-187,共9页陈浩 周金星 陆中臣 陈金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90 436 0 4) ;地理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 (CX10G A0 0 0 5 0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利部联合资助重大基金 (5 9890 2 0 0 )
目前 ,黄河中游地区流域的水沙变化主要以水文法和水保法研究为主。由于黄河中游具有明显的自然地带性分布特征 ,流域系统的水沙过程受到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本文根据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已控一级支流的测站资料 ,采用地理环境要...
关键词:黄河中游 流域系统 环境要素法 水沙变异 成因 水土保持 气候波动 人类活动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类活动对流域系统侵蚀、输移和沉积的影响被引量:35
《地理研究》2001年第1期68-75,共8页陈浩 蔡强国 陈金荣 金德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 9990 4 360 4 );地理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1 0 G- A0 0 - 0 5- 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
从长期来看 ,在治理度达到 70 %条件下与治理前相比泥沙输移比减小 50 %左右 ,治理的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在治理的过程中 ,与治理前相比泥沙输移比变幅明显减小 ,但在短期内由于暴雨洪水侵蚀力大于工程设计标准而发生毁、垮坝或淤平后 ,...
关键词:水土保持 泥沙输移比 水动力机制 黄土高原 人类活动 黄河流域 
黄河下游的过去和未来被引量:7
《水科学进展》2000年第2期113-118,共6页尹学良 梁志勇 陈金荣 
讨论了黄河下游强烈游荡、严重淤积、灾害频繁的形成原因和演变特性等。流域的开发利用会使来水来沙条件发生变化 ,但直到目前 ,其变化尚难明确。小浪底枢纽建成后 ,会大大改变黄河下游的面貌 ,讨论了其可能趋势。
关键词:黄河下游 河床演变 过去 未来 根治问题 
河型成因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12
《泥沙研究》1999年第2期13-19,共7页尹学良 梁志勇 陈金荣 刘峡 
大水淤滩刷槽,小水淤槽,河性河型就在这对相互矛盾过程的相互交替、相互抵消、相互消长中形成、演化。前者导向好河,后者导向坏河。两者的强弱对比,就是河性河型差异的总根据。可用来水来沙关系的m值来表达这种对比。m>25的...
关键词:河型成因 河性改道 水沙搭配 黄河 河槽淤积 
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三大基本问题的研究被引量:21
《水利学报》1998年第11期1-5,共5页尹学良 陈金荣 刘峡 
断面极为宽浅,纵比降的塑造,以致河道严重淤积,是黄河下游河床演变的三大基本问题.黄河下游的主要特征是强烈游荡、严重淤积.这也是黄河一切灾难的主要原因.前者是断面太宽浅以及比降偏陡而直接引起的问题.河道形态由来水来沙搭...
关键词:游荡 淤积 水沙搭配 河床演变 黄河下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