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慧英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周易》清华简《易经》古老文化南怀瑾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学习与探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哲学年鉴》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彖传》天人观视域下的“圣人”形象被引量: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76-83,共8页韩慧英 
汉代以降,《周易》作为"众经之首"广受关注,《易传》中的天人观念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汉代主流经学思想的建构与导向。以《彖传》为代表的易学文本,透过对《乾》《坤》两卦的解读,构建了"本天道以立人道"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关键词:《彖传》 天人观 圣人 
从“元亨利贞”看先秦儒家与《易传》思想之异同被引量:1
《哲学研究》2019年第5期49-56,共8页韩慧英 
传统学术一般将《周易》视为儒家的作品,其主要的理由乃是今本《易传》中保留了大量孔子关于《周易》的论述,特别是《文言传》,几乎通篇皆是孔子之论。然而,仔细阅读《文言传》以及其他《易传》篇章,我们可以发现,《易传》中所引孔子之...
关键词:《易传》 先秦儒家 元亨利贞 仁义 
“知至”与“知终”的再认识
《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6期26-32,共7页韩慧英 
"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文言传》中注解《乾》卦九三爻辞时的话。以往注家对此句的解读各有不同,宋代以来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学者,对"知至"与"知终"的理解普遍与品德的提升联系在一起。而在宋代之前,与程朱不...
关键词:占筮 帛书《周易》 《清华简》 “知至” “知终” 
试析清华简《筮法》中的卦气思想被引量:3
《周易研究》2015年第3期36-46,共11页韩慧英 
清华简《筮法》的问世,使我们在探索"卦气"思想来龙去脉的进程中又迈进了一步。首先,清华简《筮法·至》的"四正之卦见,乃至"及相关卦象,与卦气思想中"四正卦"之说相契合。其次,从挂扐数"五、九、四、八"及"太乙九宫占盘"来看,《筮法·...
关键词:卦气 清华简 《至》 《得》 《卦位图 人身图》 《四季吉凶》 
双重证据与史思并举——近年来易学研究述评
《中国哲学年鉴》2014年第1期119-128,共10页韩慧英 刘震 
《周易》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独特的一部典籍,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基元性和范导性的作用。在今天,以《周易》为核心对象的易学研究,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学术研究中的“显学”,横跨哲学、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等...
关键词:易学研究 中国思想文化史 述评 证据 中国古代文化 《周易》 学术研究 中国古典 
《周易》“谦”卦的再解读及其启示被引量:4
《哲学研究》2014年第10期56-61,共6页韩慧英 
《周易》是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头起于筮法。按照传统说法,《周易》的卦爻辞起于文王与周公,其内容多有断辞,且吉凶相参。但“谦”例外,“《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没有大吉大利的卦,每一卦都是有好有坏,找不出哪一卦...
关键词:《周易》 解读 古老文化 六十四卦 《易经》 《象传》 卦爻辞 南怀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