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鋆

作品数:4被引量:3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状态空间模型私人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居住通勤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房地产(学术版)》《工业技术经济》《经济地理》《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城市“空间失配”的形成机制研究——以杭州为例被引量:1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21-126,132,共7页虞晓芬 高鋆 
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240)
本文从"空间失配"的传统定义出发,在汲取过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了城市"空间失配"形成机制的理论框架,认为城市"空间失配"本质上是城市空间结构与个体主观偏好相互作用的结果。Logistic模型的估计结果证实,城市职住分离程度加大...
关键词:空间失配 形成机制 理论框架 LOGISTIC模型 
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路径分析被引量:15
《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9期41-47,共7页高鋆 晓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273240,70773106)的资助
本研究的核心即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1991-2010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弹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从供求理论看收入水平与汽车产业供给是推动私人汽车增多的根本原因;(2)人口的规模效应一直是所有因素中...
关键词:私人汽车保有量 影响因素 变化路径 状态空间模型 
国内外空间失配理论的研究进展述评被引量:11
《经济地理》2013年第3期15-21,共7页虞晓芬 高鋆 梁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4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A630184)
在当前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职住分离程度明显增加的现实背景下,空间失配的相关研究有其重要价值与特殊意义。为此,从空间失配内涵的发展变化、理论基础、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和中外比较5个方面对失配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概...
关键词:空间失配 研究进展 中外比较 理论基础 
“居住粘性”下的城市“空间失配”问题研究——来自杭州的微观事实及分析被引量:3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12年第12期3-11,共9页虞晓芬 梁超 高鋆 
本文以国外"空间失配"及相关研究为基础,根据国内日益显著的"职住分离"和通勤量上升现状,提出了"居住粘性"这一观点。本文认为居民在面临居住选择时,会因为与特定场所之间的联系而在居住行为上产生一种"粘性",从而造成其居住流动性受限...
关键词:失配 居住粘性 职住分离 通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