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致贤

作品数:28被引量:21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参仙升脉液中药复方中医药治疗制剂微丸制备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草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成药》《家庭医药(快乐养生)》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叶蒜瓣能止泻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6年第4期46-46,共1页龙致贤 
用一小撮茶叶、几颗去了皮的大蒜瓣,放在锅里煮水,煮开后再煮三四分钟,晾到温凉,给孩子当水喝。视情况喝上一两回,这个办法治腹泻很有效。
关键词:蒜瓣 茶叶 止泻 煮水 
自制药液洗湿疹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6年第4期46-46,共1页龙致贤 
用蛇床子、金银花、野菊花各10克,加6克甘草,用1000毫升水煎成药液,晾凉,用纱布沾水给婴儿洗惠处。每天加温之后洗两三次。
关键词:药液 湿疹 自制 蛇床子 金银花 野菊花 水煎 
中药专业最新发展述评
《世界中医药》2014年第9期1250-1254,共5页薛春苗 龙致贤 曹俊岭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编号:2013-JYBZZ-JS-063)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功效多样、作用机理不清等特点,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中药相关研究仍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从中药研究...
关键词:中药 研究进展 热点与难点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川楝子有效组分的研究被引量:5
《中成药》2009年第5期711-714,共4页杨可立 龙致贤 王玉蓉 
目的:以HPLC法测定川楝素含量并以其为指标,建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川楝子有效组分的方法。方法: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对川楝子药材进行提取,比较AB-8、D101、HPD-300、NKA-9、NKA-II 5种树脂对川楝素的吸附性能,最终确定采用AB-8树脂对树脂...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 川楝子 川楝素 分离纯化 
均匀设计法优选玄麝止痛巴布剂基质配方研究被引量:22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年第6期499-501,共3页薛宝娟 龙致贤 王玉蓉 
目的优选玄麝止痛巴布剂最佳基质配方。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黏着力和外观(膜残留、均匀性、涂展性、追随性)为主要考察指标,对巴布剂基质配方进行优选,以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优选出各基质最佳比例为:NP-700∶氢...
关键词:玄麝止痛巴布剂 均匀设计 基质配方 制备工艺 
肠安康制剂的“一种剂型、胃肠二步释药模式”研究被引量:5
《世界中医药》2007年第6期334-335,共2页龙致贤 杨可立 王玉蓉 
溃疡性结肠炎是原因不明的炎症性大肠疾病,是现代难治病之一。中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口服汤剂配以灌肠剂,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但是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低,灌肠给药仅能达到乙状结肠部位。本课题组在创制肠安康制剂过程中提出"一种剂型、...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 @肠安康制剂 @一种剂型、胃肠二步释药模式 
以标准化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相关问题被引量:13
《世界中医药》2007年第1期45-50,共6页李振吉 龙致贤 程四林 贺兴东 姜再增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医药国际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标准化战略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三大战略之一。本文论述了如何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宏观规划,全面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并以标准...
关键词:标准化 中医药国际化 
清热化湿养阴颗粒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第8期702-703,共2页袁国卿 牛国英 张金玺 龙致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No.0405LP33)
目的探讨制备清热化湿养阴颗粒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收油率为指标,单因素筛选法拟定挥发油提取条件和βCD包合工艺;以总水提物和芍药苷含量为指标,正交实验法优选水提条件;以颗粒质量为指标,确定制粒工艺。结果确立了清热化湿养阴颗粒的...
关键词:清热化湿养阴颗粒 工艺研究 单因素筛选法 正交实验法 
进一步规范国际中医药考试,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被引量: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年第6期7-11,共5页李振吉 邓良月 龙致贤 贺兴东 沈志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是少数几个总部设在中国并由中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学术组织。世界中联通过组织中医药国际考试,将我国成熟的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转化为国际标准,并以标准规范国际中医药从业人员和从业机构是其重...
关键词:中医药 考试 国际考试 国际标准 世界中联 
不同工艺六味地黄丸制剂对小鼠溶血素含量的影响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年第5期339-342,共4页张辉 龙致贤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四种不同工艺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比较各种工艺的药效差异,以此考察工艺。方法以绵羊红细胞(SRBC)为免疫原,分别用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建立免疫低下模型,给小鼠灌服六味地黄丸各工艺制备的溶液后,测定小鼠的...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不同工艺 溶血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