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得溢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网络传播语境文化意义创意活动创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东南传播》《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部广播电视》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县级融媒体中心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
《西部广播电视》2024年第16期172-175,共4页李小琴 于得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最贴近基层群众的媒体,在传播乡村振...
关键词:乡村振兴 县级融媒体中心 新媒体 
媒体融合与触屏时代里的编辑关系变革推想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50-156,共7页于得溢 
媒介是传播语境中的第一推动力,它深刻影响着编辑关系的三个维度:媒介与信息资源在编辑活动中主要为谁所用;编辑活动中人与人的地位与关系;编辑作品的属性及其价值实现方式。触屏技术是当下媒体融合所面临的传播语境的明显特征,是我们...
关键词:媒体融合 触屏时代 编辑关系 编辑尺度 
大众传播时代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新思考
《东南传播》2011年第10期78-80,共3页于得溢 
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觉得对方不可理喻,该现象源于我们未能真正将教学当作一种传播方式来关注。大众传播的现代发展对教学主体和客体的更新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面对大众传播的信息攻势,学生往往会比教师占有更多的信息量。另一...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教学 大众传播体系 适应和引导 
编辑:学人问学之纬——浅论编辑意识及编辑方法论的内涵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98-104,共7页于得溢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重点项目([2009]8);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08B2074)
编辑与历史哲学汇合之处在于两者都服务于中国学人的治学精神。与"补敝起废"的"士人意识"同步,"编辑意识"是传统历史哲学留给中国士人问学活动的又一烙印,它一方面要求对传播的敏感,另一方面要求对传播人文化的自觉追求。"传播人文化"...
关键词:历史哲学 编辑意识 补敝起废 疏通知远 
试论创意活动的编辑本义被引量:1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46-151,共6页于得溢 
创意本身即是文化的新生,是文化自身突破与重构的对立统一。而从文化表达自己最基本的元素(符号)的发明,到文化表达自己的方式(文体),再到文化自身的推广(媒体),都是由编辑组织完成的,编辑学研究对创意活动有着本质意义上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创意 互动制约因子 编辑学 宜共用 
试议编辑在传播语境中的文化意义被引量:3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08-113,共6页于得溢 
这里我们用“传播语境”来概括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动不居的社会传播体系。每一个时代的传播必然有其独特的“语境”。笔者认为在传播语境之中至少有五个因子与我们要研究的编辑活动之间存在着彼此制约的互动关系。它们分别是:元文化,符...
关键词:编辑 互动制约因子 宜共用 传播语境 
网络:传播的另一种生存方式——浅议网络中各传播类型的被改造被引量:3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62-65,共4页于得溢 
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文化传播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数字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在计算机领域中应用的直接结果,就是数字传媒的信息量变的空前丰富和信息传播速度变得无可比拟。而网络传播也自然而然地成电子传播时代媒介的宠儿。时至今...
关键词:网络 传播 理性 改造 
网络中各传播类型de被改造
《东南传播》2005年第Z1期19-24,共6页于得溢 
一、网络中大众传播的被改造作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网络媒体具有迅速及时、全球传播、自由交换、内容丰富和形态多样等特点,可以说,网络天生就是大众传播的温床。随着网络新闻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但不可否认...
关键词:网络群体 网络新闻 网络媒体 大众传播 传播现象 改造 受众 新闻传播 传播手段 信息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