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芳

作品数:11被引量:3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语言生活游人田野调查小学作文评语社会语言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武夷学院学报》《语文建设》《衡水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学作文评语言语行为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武夷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28-32,36,共6页于芳 
小学作文评语是师生间的一种对话交际方式,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现有研究大都是小学语文教师自己的个人经验型的随想性的研究。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分析方法,以十所小学五十个班级共两千多份小学作文评语为样本,对其言语行为数量、...
关键词:小学作文评语 言语行为 社会语言学 数量分析 语义选择 问题 准则 
小学作文评语现状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7
《语文建设》2010年第2期29-31,共3页于芳 
为了确切了解当前小学作文评语状况,以切实提高小学作文评语质量,我们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设计了《小学作文评语现状调查表》,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市、晋江市、莆田市、永安市、光泽县的十所小学的五十个班级开展了调查,共搜集2...
关键词:村级小学 作文评语 现状 社会语言学 普通小学 重点小学 调查表 南平市 
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所要面对的“地方普通话”问题被引量:2
《武夷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57-60,共4页于芳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JB06005)
"地方普通话"是普通话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直接关系到普通话训练和测试工作的成效。本文分析了地方普通话的性质、地位、使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了普通话训练和测试中存在的"地方普通话"问题以及因应策略。
关键词:“地方普通话” 性质 地位 使用现状 发展趋势 普通话训练与测试 因应策略 
福建东游人名语言特征的民族分布——中国农村语言生活的一项田野调查
《南平师专学报》2007年第3期59-61,共3页于芳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B06005
本文通过对一个完整言语社区的汉语人名的穷尽性田野调查,以揭示人名命名行为各语言特征在不同民族中的分布特点,并由此考察民族因素在人名命名行为中的作用以及当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的语言生活状况。
关键词:人名命名行为 田野调查 语言特征 民族分布 
中国人名用字特征的调查——以福建东游人为例被引量:2
《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52-55,共4页于芳 潘文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06005)
人名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以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的将近4万镇民的人名为样本,对其人名命名行为的用字特征,作了穷尽性的田野调查。调查发现,人名用字的选择具有不约而同的趋同性,有些人名用字的使用频率太高,同时人名...
关键词:人名命名行为 高频字 低频字 生僻字 
福建东游人名的重名问题——中国农村语言生活的一项田野调查被引量:1
《南平师专学报》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于芳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编号:JB06005)。
重名是人名命名中一个尽量避免而又无法消除的问题。本文以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的将近4万镇民的人名为样本,对其重名问题作了穷尽性的田野调查,并探讨了造成重名的本质性因素和尽量避免重名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人名 “姓名”重名 策略 
汉语人名研究述评被引量:7
《南平师专学报》2006年第3期76-78,共3页于芳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编号:JB06005)
备受人们重视的姓名是语言文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名用字表》的研制工作又将汉语人名研究推向了高潮。汉语人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研究范式上的局限以及研究领域和方法上的问题。
关键词:汉语人名研究 范式 问题 设想 
从声韵母透析新增朗读作品的信度
《南平师专学报》2005年第3期79-85,共7页于芳 吴发辉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作品编选的信度对整个别试的信度产生了影响。本文试图从声母和韵母的角度来分析《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新增朗读作品的信度,并对朗读作品的编选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度 声母 韵母 新增朗读作品 
福建东游人名的音节特征与分布被引量:1
《修辞学习》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于芳 
人名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然而中国语言学界对农村语言生活中人名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是相当缺乏的。本文以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的将近4万镇民的人名为样本,对其人名命名行为的音节特征与分布,作一穷尽性的田野调查,并以此为基...
关键词:人名 音节 语言生活 村语 中国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语言现象 田野调查 命名 社会现象 
话语合法性资源的利用与误用
《修辞学习》2002年第4期12-13,共2页聂桂兰 于芳 
言语即行为。“任何言语行为都必须具有合法性。”所谓言语行为的合法性,就是必须合乎语言共同体的共同知识和共同行为准则。说话人的言语只有具有合法性,才可能被听话人认同。 “9·11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向世界发表...
关键词:话语合法性资源 言语行为 美国 “9·ll事件” 个人资源 国家资源 国际资源 社会文化资源 宗教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