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茜

作品数:30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苏辙互操作主题图元数据汉画像石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校园(中旬刊)》《浙江学刊》《兰台世界》《学术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情报与文献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嘉兴佛教的传播现状——以香海禅寺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0Z期174-175,共2页王银沙 施三娟 刘茜 
我们江南之有佛法,乃是自三国孙吴始。虽然嘉兴佛教历史悠久,但是很少有专门针对嘉兴佛教传播现状的研究。寺庙建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香海禅寺的建筑极具特色。香海禅寺广为人知的当属禅修文化,为此还设置专门的禅修班,希望能在物...
关键词:嘉兴佛教 香海禅寺 建筑特点 禅修文化 
论苏洵的经史观及苏辙《春秋集解》的阐释特征被引量:1
《哲学研究》2017年第3期48-55,共8页刘茜 
《春秋》的"经""史"性质问题是《春秋》学史上的重大议题,历代治经者对《春秋》经史性质的判定决定着《春秋》学的发展方向。先秦时期,《春秋》被列为"六经"之一,集经史于一体。从西汉董仲舒到晋代杜预再到宋初孙复,儒者往往将《春秋》...
关键词:苏洵 苏辙 经史观 《春秋集解》 
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2Z期61-61,63,共2页谢蓓蓓 刘茜 
婚恋诗在《诗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诗经·国风》中,三百零五篇中它就占据了大约五十首。它不仅数量多,且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反映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的恋歌,也有描写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的赞歌,还有反映了不幸婚姻给古代...
关键词:《诗经》 爱情 婚嫁 社会文化 意义 
从《华阳国志》看巴蜀神仙道教的起源与发展被引量:1
《兰台世界》2016年第12期115-118,共4页刘茜 朴基成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汉代画像石艺术与早期道教的发展"(09YJC760021)阶段性成果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之一。该书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早期神仙道教在巴蜀之地的起源与发展,是我们研究早期道教地域性特征的可贵资源。以《华阳国志》为文本,详细考证了神仙信仰、巫鬼信仰、黄老道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五...
关键词:华阳国志 神仙信仰 巫鬼信仰 黄老道 五斗米道 
苏辙《诗集传》以史为据的阐释特征被引量:2
《浙江学刊》2016年第1期41-46,共6页刘茜 
受到北宋疑辨之风的影响,苏辙《诗集传》不仅对《诗序》首句、续申句作了大量的批驳,甚至对《毛传》、《正义》等旧注也提出了异议。但在疑经惑古的同时,苏辙也十分反对臆断之弊,其在批驳《诗经》传注及阐释经义等方面皆采用了以史为据...
关键词:苏辙 《诗集传》 以史为据 阐释特征 
《鲁诗》辑佚史考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54-56,共3页刘茜 
《鲁诗》为汉代重要的《诗经》学流派,但其文在魏晋时期已经亡佚。《鲁诗》的辑佚最早始于南宋王应麟的《诗考》。清代是《鲁诗》辑佚成就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范家相、阮元、冯登府、陈乔枞、王先谦,其中尤以陈乔枞...
关键词:《鲁诗》 考述 
“鲁诗”的刺谏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关雎》为例
《嘉兴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84-87,145,共5页刘茜 
在汉代四家《诗》中,相较于齐、韩、毛三家,"鲁诗"解《关雎》更表现出以史为鉴、针砭时弊的刺谏特征,其在语言风格上也更趋于质朴严谨。"鲁诗"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解诗风格,应与申公传习春秋学与其治学为人的质朴谨严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鲁诗” 刺谏特征 形成原因 《关雎》 
《小雅·鸿雁》之“鸿雁”意象流变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X期62-63,共2页张栩 刘茜 
意象是主体情感与自然物象的契合体,意象的生命力与契合的程度有关。'鸿雁'作为文学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鸿雁》一诗中,由于学者主体情感契合度的偏差使得人们对它产生了不同的解读,赋予其以不同的象征意义。概括前人的观点,《...
关键词:《诗经》 “鸿雁” 意向 流变 
苏辙《春秋集解》对啖氏师徒《春秋》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哲学研究》2015年第10期62-69,共8页刘茜 
啖助、赵匡、陆淳是唐中后期治《春秋》颇有建树的人物,其《春秋》学思想对北宋苏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苏辙对其所采取的"择善而从、取舍由经"与以权变思想阐发《春秋》微旨的治经之法作了大量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前儒"牵经以就传...
关键词:苏辙 《春秋集解》 啖氏师徒 《春秋》学 
嘉兴蚕桑民俗文化及其形成渊源被引量:2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6X期172-173,共2页潘桂秀 刘茜 
嘉兴学院校级重点SRT项目“从马家浜文化探源嘉兴民俗文化”的结项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张佳怡高婷婷、骆柔嘉、曹联阳
嘉兴位于富饶的杭嘉湖平原。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嘉兴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其中尤以蚕桑民俗文化最具特色。以嘉兴为主要发源地之一的马家浜文化,对嘉兴的民俗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嘉兴的蚕桑民俗,追本溯源,揭示...
关键词:嘉兴 蚕桑民俗文化 马家浜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