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兰珍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教育学院艺术系更多>>
发文主题:当代艺术绘画图像艺术现代化艺术生命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荣宝斋》《美术界》《美术教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清乾隆朝画家华冠绘画研究
《荣宝斋》2015年第12期130-139,共10页崔兰珍 
清代江南无锡籍画家华冠(一七四O——约一八二二),活跃于乾隆时期(一七三六——一七九五)的画坛。华冠虽然得享高寿,且艺术生命较长,
关键词:绘画研究 画家 乾隆朝 乾隆时期 艺术生命 
《笔墨等于零》再探讨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5年第10期00178-00178,共1页崔兰珍 
吴冠中提出笔墨等于零,真正的意图是针对以传统和正统为标榜的笔墨,比如墨分五色、执笔式之类。笔墨等于零的第一层意思是反对绘画语言至上。笔墨等于零的第二层意思是批判传统文人画,倡导现代绘画。但是经过对吴冠中自身绘画作品和当...
关键词:笔墨 价值 绘画 现代性 
浅析当代艺术中的去智化现象
《美术界》2015年第8期88-88,共1页崔兰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中有一股潮流异常的活跃,那就是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去智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去智化艺术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之对应的是这些年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的反智主义思...
关键词:当代艺术 去智化 图像 反智主义 历史原因 
当代艺术中的去智化现象的图像解读
《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10期32-32,34,共2页崔兰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中有一股潮流非常活跃,那就是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去智化现象。在这场去智化的视觉图像潮流中,"儿童形象"和"女性形象"被大量运用。文章对这些图像进行深入的解读,发掘现象背后的原因,阐释...
关键词:去智化 当代艺术 图像 解读 
当代艺术中的去智化现象原因探究
《艺术品鉴》2015年第4期348-348,345,共2页崔兰珍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中有一股潮流异常的活跃,那就是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去智化现象。在梳理它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轨迹之后笔者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1对文革艺术创作的讽刺与反击。
关键词:去智化 原因 讽刺 市场化 
南阳汉画像石成因探究
《美术界》2014年第6期86-86,共1页崔兰珍 
在以往的历史资料和文物考古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汉代画像石的遗存脉络,其中以山东嘉祥和河南南阳最为丰富。特别是河南南阳,无论是数量还是美学价值都可以称之为蔚为壮观。本文试图从社会学和地域文化交流的背景出发来探究南阳画像石的...
关键词:画像石 南阳 地域文化 宗教背景 
浅析汉字在当代绘画中运用之缘由
《美术界》2014年第2期74-74,共1页崔兰珍 
在艺术发展的现代性语境中,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不但有书写与传播的功能,还是当代艺术探索的重要元素与资源。汉字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历史考证来看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作为起源于远古时期绘画艺术的汉字从最初的萌芽到...
关键词:中国汉字 绘画艺术 当代 历史考证 审美对象 沟通功能 主观情感 造型艺术 
李方膺绘画艺术浅析
《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第22期8-8,共1页崔兰珍 
李方膺的艺术不但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扬州八怪疏离正统、直抒个性的特点,而且在淋漓尽致地表现关乎世道民生的高洁品格上显示出憨直拙劲、有胆有魄的性格。
关键词:李方膺 绘画 四君子 创新 
论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的可能性途径
《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10期54-54,共1页崔兰珍 
艺术是一个民族整体文化和审美心理的外在表现,艺术发展的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基于画家创作的内在冲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追求艺术的现代化是当下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试图从绘画理念和图像符号的发掘利用等方面探讨本土艺术现代化...
关键词:艺术 现代化 可能性 途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