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明

作品数:23被引量:4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概念化范畴化情感表达方式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时代文学》《文教资料》《南昌高专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强化策略探究
《明日》2021年第18期0132-0133,共2页李佑明 
在大学的教育中一定对时代的发展以及特征具有鲜明的融入,在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的多元变迁中,在英语的教学上对大学生加以人文精神的提升与强化越来越凸显出其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 人文精神 强化教学 
民族文化差异在英美文学评论中的作用分析
《北方文学》2019年第30期89-89,91,共2页李佑明 
民族文化充分反映了各个民族历史发展水平,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在各个民族的文学作品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受民族文化差异影响,读者对相同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多有不同。本文主要对民族文化差异在英美文学评论中的作用展开分析,从人道...
关键词:民族文化差异 英美文学评论 作用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才智》2017年第32期146-146,148,共2页李佑明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它对学生的未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学好英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面对英语的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有一套有效的方法。而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的建构可以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英语 文学体验 阅读 READ教学模式 
《黑暗的心》与《浮士德》的平行与对立
《唐山文学》2015年第6期125-126,共2页李佑明 
《黑暗的心》是著名作家拉康德的代表作品之一,被社会大众公认为二十世纪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这部小说改变了传统的线性叙述形式,用一种全新的叙述方法展开叙述,具有时代特色和鲜明色彩的小说将殖民主义者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又将作者...
关键词:《浮士德》 叙述形式 叙述方法 冬烘头脑 瓦格纳 性格塑造 人物刻画 平行关系 马洛 细节描写 
从《金银岛》窥探西方世界的“海盗情结”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2Z期54-55,共2页李佑明 
《金银岛》是19世纪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成名作,也是一本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作品的地位进行分析,揭示其中所展示出来的西方人的海盗情结,而这也应该是《金银岛》畅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金银岛》 西方世界 海盗情结 
以《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的遭遇为例——分析人性的善与恶之源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1X期56-57,共2页李佑明 
《呼啸山庄》是曾被誉为19世纪22位杰出诗人之一的英国女作家艾米莉的代表作之一,其代表作品还有有《老禁欲主义者》,《纪念品》,《囚徒》,《晚风》等。《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
关键词:呼啸山庄 希斯克利夫 人性 善与恶之源 
“X爹”修辞结构的认知机理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3期110-111,共2页李佑明 
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视角,对"X爹"修辞结构的意义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应用相关理论对"X爹"的再概念化发展、范畴化发展以及发展理据等给予阐释,力图证明"X爹"的广泛使用正是其意义再概念化和范畴化的结果。
关键词:“X爹” 再概念化 范畴化 
网络新词“杯具”的认知基础分析
《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1期207-208,共2页李佑明 
"杯具"一词成为继"打酱油"、"俯卧撑"、"寂寞"之后又一网络流行语,它代表一种真实的负面情绪,增强了娱乐精神的网友们的审美情趣。文章尝试从认知的视角,对"杯具"的本义、"杯具"的事件义与再概念化、以及"杯具"的范畴化...
关键词:杯具 再概念化 范畴化 
荒诞的世界与灵魂——从存在主义视角析《第二十二条军规》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7期136-137,共2页李佑明 
约瑟夫·海勒通过其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展示了一个人存在毫无意义的非理性的世界,并且通过对尤索林及奥尔等人为求生所做的挣扎的描写,来反映萨特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中所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人类该如何在荒诞的环境中如何生存下去...
关键词:约瑟夫·海勒 《第二十二条军规》 存在主义 人类困境 
中英文情感表达方式中隐喻的共性被引量:1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63-65,共3页李佑明 
英汉情感隐喻使用了一些共同的来源域,如方位、温度、颜色、人体内脏及外行的变化等,并且60%以上的情感隐喻都是建立在这些来源域之上。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源自人类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以及文化共识。
关键词:成语 情感隐喻 共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