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云

作品数:21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包公戏元代西域诗意象女性形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湖州师范学院学报》《黑龙江史志》《韶关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疆游记》文学价值初探被引量:1
《宜春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83-87,共5页李彩云 
伊犁师范学院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新疆游记>中哈萨克族民俗研究"(2012ZYYB002)阶段性成果;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流人文化视域下清代新疆作家群研究"(14CZW032)阶段性成果
《新疆游记》是谢彬至新疆调查财政一行的真实记录,反映面之广泛,内容之丰富,议论之深切,都是此前各种西北行记远不能及的,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疆游记》以"我"为视角的叙事艺术和注重细节描写的技巧,从中可以了解谢...
关键词:谢彬 新疆游记 文学价值 
从《新疆游记》看谢彬的民族忧患意识被引量: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3期127-129,共3页李彩云 
新疆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项目:"清代西域文学所见哈萨克族民俗研究"(XJEDU080113c0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流人文化视阈下清代新疆作家群研究"(14CZW032)
将民族的终极关怀作为主要内容的忧患意识,就是在国家民族存亡危急之际,作为个体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清末民初的谢彬即是这种民族忧患意识的集中代表。《新疆游记》全书贯穿始终的是谢彬对新疆与中国西部历史命运的忧思,透过《新疆游...
关键词:谢彬 新疆游记 民族忧患意识 
《新疆游记》民俗学价值初探被引量:1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年第5期128-131,共4页李彩云 
伊犁师范学院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新疆游记>中哈萨克族民俗研究"(编号:2012ZYYB002)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流人文化视阈下清代新疆作家群研究"(编号:14CZW032)阶段性成果
《新疆游记》是根据谢彬在新疆调查财政时的所见所闻撰写的一部游记,真实记录了20世纪初新疆的政治、经济、军事、地方物产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状况,反映面广泛,内容丰富,议论深切,是之前历代西北行记都无法比拟的,是研究新疆民俗重要...
关键词:谢彬 新疆游记 民俗学价值 
元代包公戏中放荡通奸女性形象论析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45-47,共3页李彩云 
元代包公戏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剧作者通过这二十几位女性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元代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特征。作者尤其对放荡通奸这一类女性形象表现出极度的厌恶和鄙夷,这间接反映了元代社...
关键词:包公戏 放荡通奸 女性形象 
清代西域诗中柳意象探微被引量:3
《新疆社科论坛》2015年第1期86-89,101,共5页李彩云 
伊犁师范学院课题"清代西域诗中植物意象研究"(2012YB02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流人文化视阈下清代新疆作家群研究"(14CZW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柳意象频繁出现于清代西域诗中,借助于诗人之心、诗人之眼,以柳展现出西域春日之暖、秋景之悲,再现了清代西域奇异的自然风光和艰难的生活环境;诗人将自身复杂的思想感情灌注于柳之中,故而柳意象成为诗人表现个人复杂情感的重要载体,寄...
关键词:清代 西域诗 柳意象 
新疆地区免费师范生中国古典戏曲课堂教学创新摭谈——以关汉卿戏曲教学为例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167-169,共3页李彩云 
伊犁师范学院校级教改课题一般项目"新疆地区免费师范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优化探索及实践"(JG201310)阶段性成果
元代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高峰,叙事性文学是主体,本文以关汉卿戏曲教学为例,尝试进行本科生古典戏曲课堂教学的改革,希望通过学生参演,能够使其在道具制作中了解社会背景和民俗;在人物语言和对话中把握元杂剧剧本体制的基本特征,以《窦娥...
关键词:古典戏曲 关汉卿 课堂教学 
清代西域诗所见瀚海意象论略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3期128-132,共5页李彩云 高长山 
瀚海意象频繁出现于清代西域诗中,具有特定的象征义,展现出异域奇异的自然风光和艰难的生活环境;诗人将自身复杂的思想感情灌注于瀚海之中,故而该意象成为诗人表现个人复杂情感的重要载体,寄托了诗人各种复杂的感情和心境,或获罪被贬而...
关键词:清代 西域诗 瀚海 
元代包公戏中女性形象艺术成就论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46-49,130,共5页李彩云 梁新荣 
元代包公戏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剧作者在创作这些女性形象时使用了大量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漫画式的肖像描写、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虚拟化的行动描写、多彩的语言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刻画等,其成为元代审视叙事性文学的珍贵的文本依据,...
关键词:元代包公戏 女性形象 艺术成就 
从《山海经》“食之”句看原始先民对人类自身的认知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79-81,共3页李彩云 高长山 
《山海经》保留了大量凝聚着远古文化信息的原始物象,蕴含着深刻的神话学价值。"食之"句围绕人类自身展开,体现在身体、精神、人类自身生产三方面,从中可以解读原始先民对现实世界动植物的认知,间接也折射出远古时期人类对自身的思考及...
关键词:山海经 食之句 原始物象 生命认知 
清代西域诗所见“毡”意象述论
《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199-202,共4页李彩云 高长山 
清代西域诗中"毡"意象出现频繁,其种类丰富,毡房、毡裘、毡车、毡帷、毡毯皆是西域生活必需品,这些诗歌间接反映了诗人所处的物质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状况,折射出内地诗人生活在西域的各种复杂心境。该类诗歌中亦有大量民俗文化信息,是...
关键词:清代 西域诗 毡意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