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

作品数:46被引量:31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更多>>
发文主题:PM四溴双酚A健康风险评价PM2.5前处理方法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环境卫生学杂志》《科技视界》《大众健康》《环境科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某典型焦化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5年第2期378-387,共10页陈嘉禾 李明姣 王知颖 董小艳 阮鸿洁 王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418)。
为探究焦化厂不同区域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对某焦化厂生产区域与非生产区域土壤的污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特征比值法与主成分分析法探究不同区域污染的来源,并评估其对人群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该焦...
关键词:焦化厂 土壤污染 多环芳烃 源解析 健康风险评价 
吸入暴露途径下纳米塑料在SD大鼠体内的富集特征研究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4年第3期764-768,共5页董小艳 杨波 谢颖 李明姣 陈嘉禾 李浩然 阮鸿洁 王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418)。
为探讨吸入暴露纳米级塑料在生物体呼吸系统以外组织上的富集特征,以100 nm聚苯乙烯微球对SD大鼠进行2 h短期吸入暴露,使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肝脏、肾脏、心脏以及脑组织上的聚苯乙烯浓度。结果显示:暴露组大鼠肾脏、心脏...
关键词:聚苯乙烯纳米塑料 吸入暴露 SD大鼠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生物样品中聚苯乙烯纳米塑料指示物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研究
《环境卫生学杂志》2024年第6期501-507,共7页谢颖 李明姣 杨波 张少平 董小艳 王琼 唐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418;82273677)。
目的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建立一种从生物组织样品中定量测定纳米级聚苯乙烯(PS)塑料的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和优化不同消解液、蛋白沉淀剂以及仪器检测参数体系,确定生物样品中PS塑料的最优前处理和检测方法。通过开展实...
关键词: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生物组织 纳米塑料 
远离污染 给您支招
《大众健康》2024年第2期104-105,共2页王琼 吴亚西 
防霾口罩知多挑选防霾口罩有学问判断口罩的防护效果,我们可以从人体头面部的密合度、呼吸阻力、颗粒物过滤效率、人群的适配性、卫生安全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价。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普通口罩及一次性无纺布口罩对于灰尘和大颗粒物可能有一...
关键词:卫生安全性 雾霾 防护效果 过滤效率 颗粒物 防霾口罩 呼吸阻力 适配性 
微塑料的人体内外暴露现状及其检测技术进展被引量:1
《环境卫生学杂志》2023年第10期778-787,共10页谢颖 杨波 刘琳豆 董小艳 阮鸿洁 唐宋 王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7418)。
微塑料在生态环境中广泛分布,可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生物体中,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关于人体微塑料内外暴露水平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检测技术得到了发展和优化。本文综述国内外不同环境和人体介质中微塑料的赋存水平,并...
关键词:微塑料 内暴露 外暴露 检测技术 
济南市采暖季不同污染天气PM_(2.5)及其PAHs和元素组分污染特征及源解析被引量:1
《环境化学》2023年第2期511-521,共11页崔倩 庄思琪 曹亚强 刘琳豆 杨波 方建龙 董小艳 王琼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07131)资助。
我国近年大气污染治理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冬季采暖期仍是大气重污染频发时期.为探究济南市采暖季不同污染天气PM_(2.5)及其负载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采集2018年12月—2019年1月济南市中心某社区室外大气PM_(2.5)样本,用重量法计算PM_(2...
关键词:PM_(2.5) PAHS 元素 源解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环境卫生学杂志》2022年第10期747-756,共10页杨波 崔倩 刘琳豆 董小艳 张美云 王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74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对人类健康以及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不断变异,为COVID-19预防及治疗带来新挑战。动物模型为全面认知SARS-CoV-2发病机制、疫苗开发以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方便。不同研究中SARS-Co...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病毒感染 动物模型 模型应用 
场地周边人群环境暴露参数调查研究——以山西某焦化厂为例被引量:1
《环境卫生学杂志》2022年第5期351-357,共7页鲍梦莹 段链 王琼 彭星宇 唐颖 张蕾 陈文菲 谭海萍 谷红梅 郭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C1803401;2020YFC1806303)。
目的以山西某焦化厂为例,开展场地周边人群的身体特征参数、摄入量参数以及时间-活动模式参数调查,为开展区域性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21年4—5月,在山西省某焦化厂周边5 km范围内,通过摇号随机抽取1所小学及中学,按...
关键词:暴露参数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调查 
环境污染物的优先筛选方法及中国优先污染物筛选结果分析研究被引量:1
《环境卫生学杂志》2022年第8期611-619,共9页刘琳豆 崔倩 杨波 董小艳 王琼 
目的探索和分析环境污染物筛选常用方法的适用性及我国已筛选出环境污染物的特征。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基于VOSviewer的关键词分析法,了解几类常用的污染物筛选方法及其适用性,重点关注我国已筛选出环境污染物的特征;综合全国...
关键词:环境污染物 污染物筛选方法 优先排序 关键词分析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被引量:6
《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第18期1341-1350,共10页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 施小明 段广才 陈晨 李淞淞 齐金蕾 杨汀 刘芳超 陈仁杰 张晓敏 邓芙蓉 王琼 杨海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206500);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401)。
本专家共识编写组通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成效、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急性健康效应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收益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主要发现如下:近年来我国大气PM_(2.5)污染总体防控成效显著,2020年我国大气PM_(2.5)年平均浓度较201...
关键词: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短期暴露 急性健康效应 健康防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