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冬

作品数:13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阪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鲁尼突厥回鹘九姓突厥语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社会科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阙利啜碑译注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1期254-288,共35页白玉冬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朝至隋唐民族碑志整理与研究”(18ZDA17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胡语和境外汉语碑刻与唐代西北地区历史”(21lzujbkyjh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后突厥汗国阙利啜碑中,第一部分(西面1-7行)讲述第一代阙利啜,即始波罗时健阙利啜的功绩,第二部分(西面8行-东面11行)记录第二代阙利啜,即始波罗毗伽阙利啜的功绩,第三部分(东面12行至末尾)讲述始波罗毗伽阙利啜的葬礼。第一代阙利啜活...
关键词:突厥鲁尼文 阙利啜碑 古突厥语 
丝路景教与汪古渊流——从呼和浩特白塔回鹘文题记Text Q谈起被引量:7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41-153,共13页白玉冬 
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特别研究员奖励金项目"シルクロード史観下の西ウイグル王国史研究―人の移動と文化の伝播を中心に―"(A25033050);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招标课题"高昌回鹘历史若干问题研究"(XJEDU040214B02)
呼和浩特白塔回鹘文题记Text Q反映了蒙元时期曾有突厥语族景教徒在丰州地区活动。上述Text Q题记,出自当地的景教徒汪古人之手的可能性最大。汪古人属于回鹘文字文化圈,汪古部五大代表性集团渊流均与西域有关。10至11世纪,包括景教徒...
关键词:汪古部 景教 回鹘文题记 叙利亚文 
“可敦墓”考--兼论十一世纪初期契丹与中亚之交通被引量:7
《历史研究》2017年第4期158-170,共13页白玉冬 
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特别研究员奖励金项目“丝路史观下的西州回鹘史研究:以人、物的流动与文化的传播为核心”;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招标项目“突厥文回鹘文摩尼教历史相关文献辑录”项目资助
《突厥语大词典》记录的古地名Qatun Sn"可敦墓"位于哈密东,纬度与哈密相同,难以勘同为呼和浩特南郊的昭君墓。以《突厥语大词典》圆形地图给出的于都斤的地理方位——额尔齐斯河源头为参照物,探讨Qatun Sn"可敦墓"的地理位置,...
关键词:可敦墓 《突厥语大词典》 于都斤 契丹喀喇汗朝 
英国图书馆藏“蕃汉语词对译”残片(Or.12380/3948)再考被引量:1
《敦煌研究》2017年第3期60-65,共6页松井太 白玉冬 
英国图书馆藏"蕃汉语词对译"(编号Or.12380/3948)是斯坦因(A.Stein)所获中亚出土文献之一。这件文书刊载于《英国国家图书馆藏黑水城文献》第5卷,以往被认为是黑水城出土蒙元时代波斯语汉语对译文书。不过,该文书实际上出土于新疆和田...
关键词:斯坦因(A.Stein) 唐代 麻扎塔格(Mazar-Tagh) 蕃汉语词对译 古突厥语 
新疆和田出土突厥卢尼文木牍初探——突厥语部族联手于阗对抗喀喇汗朝的新证据被引量:4
《西域研究》2016年第4期39-49,142,共11页白玉冬 杨富学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唐宋回鹘史研究"(项目编号:14AZD06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突厥鲁尼文叶尼塞碑铭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BMZ015);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招标项目"突厥文回鹘文摩尼教历史相关文献辑录"(项目编号:XJEDU040214B02);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研究员奖励金项目"丝路视野下的高昌回鹘史研究"(项目编号:A25033050)的阶段性成果
新疆和田策勒县达玛沟北部某遗址出土的4片突厥卢尼文木牍,其内容是由于祝(ücü,今新疆乌什)地方的某突厥语部族首领上达给某重要人物的书信,言捕获了对于术(ücür,今新疆焉耆七个星)构成威胁的25个敌人。木牍文书的年代约在10世纪中...
关键词:突厥卢尼文木牍 喀喇汗朝 于阗 黄头回纥 葛逻禄 于术 于祝 
沙州归义军政权大中五年入朝路再释被引量:2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83-87,共5页白玉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九世纪中期至十一世纪漠北草原历史研究"(编号:12XMZ01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法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和研究"(编号:12JZD009);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招标项目"突厥文回鹘文摩尼教历史相关文献辑录"(编号:XJEDU040214B02)
《大中五年天德军奏状》记录的沙州使节,因党项阻碍灵州路与夏州路,极可能是经由振武入长安。时任振武节度使的李丕,就沙州遣使一事亦向朝廷做了汇报。《新唐书·吐蕃传》混淆了天德军使状文与李丕状文。据契丹攻陷天德军以及沙州遣使...
关键词:天德军 振武 党项 沙州专使 
有关高昌回鹘的一篇回鹘文文献——xj 222-0661.9文书的历史学考释被引量:8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3期134-146,182,共13页白玉冬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九世纪中期至十一世纪漠北草原历史研究(批准号12XMZ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创作于蒙元时期的回鹘文xj 222—0661.9文书是记录高昌回鹘王国初期历史的一篇珍贵文献。文书第一部分(A—Q)记录了建国伊始的高昌回鹘之势力壮大,第二部分(R—Z)反映了《辽史》记录的与契丹时战时和的阻卜(达靼)诸部,在11世纪初遭受契...
关键词:高昌回鹘 九姓达靼 六姓达靼 乃蛮 别贴乞 
《苏吉碑》纪年及其记录的“十姓回鹘”被引量:1
《西域研究》2013年第3期106-115,156,共10页白玉冬 
笔者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九世纪中期至十一世纪漠北草原历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2XMZ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苏吉碑》,属于突厥鲁尼文碑刻中的墓志铭。该碑第1行开头部分,学界公认读作uyγur"回鹘"。但根据图版,uyγur之前有W N二字,此处实应读作on uyγur"十姓回鹘"。《苏吉碑》应属于回鹘碑文,纪年大约在8世纪60年代中期至9世纪初。《苏吉...
关键词:突厥鲁尼文 回鹘汗国 on uyγur“十姓回鹘” 黠戛斯摩尼教 《苏吉碑》 
十至十一世纪漠北游牧政权的出现——叶尼塞碑铭记录的九姓达靼王国被引量:8
《民族研究》2013年第1期74-86,125,共13页白玉冬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九世纪中期至十一世纪漠北草原历史研究(批准号12XMZ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九姓达靼是十至十一世纪占据蒙古高原中心地域的游牧部落联盟,其名称出现于叶尼塞碑铭中的哈尔毕斯·巴里碑铭。其中,九姓达靼之后的文字,可读作lkaB,相关文句可复原为toquz tatar elik bardm(我去了九姓达靼王国)。通过对哈尔毕斯...
关键词:toquz tatar eli(九姓达靼王国) 叶尼塞碑铭 国王 天王娘子 宰相 
契丹国语“忒里蹇”浅释被引量:2
《华西语文学刊》2013年第1期77-80,260-261,共5页白玉冬 赖宝成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九世纪中期至十一世纪漠北草原历史研究(批准号:12XMZ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契丹语'忒里蹇'或'脦俚寋',是皇后之称。学界对其对应的契丹文字,多有探讨,但未见横向讨论。契丹与回鹘同为阿尔泰语系民族,二者在历史上有过密切接触。回鹘文献中出现trkn一词,多用于可汗称号,或为女王之称,然按回鹘语很难对trk...
关键词:忒里蹇 回鹘 trkn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