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凯炎

作品数:33被引量:51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冬小麦气候变化夜间增温冬小麦生长气候变暖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河南农业科学》《气象学报》《气象科技合作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加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主要城市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
《气象与环境科学》2024年第3期1-7,共7页谭凯炎 房世波 俄有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774、42075193)。
人居气候舒适性是评判城市环境宜居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1991-2020年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每日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模型,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总体水平、舒适度年内变化类型、冬夏两季的空间差异,并...
关键词:气候舒适性 室外天气舒适指数 宜居城市 旅游与康养 避寒避暑气候 
潮州凤凰单丛生长气候适宜性分析与品质气候评价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张小瑞 闵庆文 谭凯炎 
潮州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服务采购项目(445101-2022-00209)。
为探究潮州凤凰单丛茶种植的气候优势,以凤凰单丛为研究对象,以潮州与饶平站1991—2020年气候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2019—2021年区域内不同高度自动气象观测站气温、湿度、降水等要素观测值和南方丘陵山区气象要素随高度变化规律,推算气...
关键词:凤凰单丛 气候品质 气候适宜性 广东潮州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的气候适宜性研究被引量:5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年第12期1501-1507,共7页谭凯炎 闵庆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1774)。
天气气候条件是左右人们旅游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景点旅游季节长短。旅游气候适宜性可通过基于气候特征和人体热舒适感受的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来衡量。该研究选取入选中国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
关键词: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气候适宜性 室外天气舒适指数 人体舒适度 适宜旅游期 
一种基于中国气候特征和人体舒适感受的气候舒适指数模型被引量:16
《气象》2022年第7期913-924,共12页谭凯炎 闵庆文 王培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774);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项目(125A0607)共同资助。
气候舒适指数是开展天气舒适度预报和旅游与康养气候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为了发展适于我国应用的天气舒适度预报和旅游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基于前人关于气象要素与人体热舒适性关系研究成果,结合对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问卷调查数据研究,...
关键词: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 气候舒适指数 人体舒适度 旅游气候 人居环境 
北方冬小麦越冬前后生物量消长规律被引量:4
《中国农业气象》2022年第4期276-284,共9页谭凯炎 张心如 耿金剑 崔兆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冬小麦越冬绿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消长规律及其模式研究”(31971774)。
华北冬小麦生育期中通常有一个越冬休眠枯萎过程,现有国外作物模型未考虑冬小麦越冬过程生物量损耗及其影响。为了探索冬小麦越冬过程生物量模拟的修订方法,通过大田调查观测和田间处理试验研究了华北冬小麦越冬枯萎的变化规律和冬前苗...
关键词:冬小麦 越冬 枯萎 冻害 作物模型 
从土壤气候视角解析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自然禀赋——以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为例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21年第7期88-94,共7页谭凯炎 闵庆文 邬定荣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项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支撑”(125A06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冬小麦越冬绿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消长规律及其模型研究”(31971774)。
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宽城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为从土壤气候角度解析宽城板栗栽培系统的自然禀赋和不足,利用宽城县基本气象站和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以及专项进行的土壤取样分析数据全面分析了宽城板...
关键词:宽城板栗栽培系统 气候资源 土壤肥力 适宜性评价 农业文化遗产 
多情景土壤水分胁迫对固城夏玉米产量的定量影响评估被引量:1
《气象科技》2020年第4期600-606,共7页谭方颖 李昊 王建林 宋迎波 谭凯炎 任三学 
公益性行业(气象)研究专项(GYHY201306038);公益性行业(气象)研究专项(GYHY201506001)共同资助;国家气象中心预报员专项(Y201914)。
基于河北省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2013—2015年夏玉米田间水分控制试验资料,分多情景模拟自然环境,研究了水分充足条件下夏玉米穗粒重随发育进程(DVS)的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
关键词:水分胁迫 夏玉米 产量 影响评估 
气象因子对半冬性小麦灌浆速度的影响效应研究被引量:9
《气象》2019年第12期1736-1746,共11页信志红 郭建平 谭凯炎 张利华 孙义 杨荣光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01-2、GYHY201506001-3);中国气象局“国内外作物产量气象预报专项”共同资助
选用黄淮海冬麦区4个半冬性小麦品种郯麦98、山农18、徐麦33、皖麦52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半冬性小麦籽粒灌浆速度变化趋势和气象因子对灌浆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
关键词:气象因子 灌浆速度 通径分析 决策指标 
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1.0)构建与应用被引量:9
《应用气象学报》2019年第5期528-542,共15页马玉平 霍治国 王培娟 俄有浩 邬定荣 房世波 谭凯炎 张祎 孙琳丽 杨建莹 赵俊芳 周梦子 赫迪 徐嘉昕 毛飞 姜朝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7Z004);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8YFC1508303);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8YFC1505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61661136005)
为发展适宜中国区域农业种植特点的农业气象模式,基于国外作物生长模拟方法,通过模式机理过程改进或重构以及应用方式革新,建立了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hinese AgroMeteorological Model version 1.0,CAMM1.0)。CAMM1.0利用平均温度和土壤...
关键词: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1.0) 构建 应用 
气候变化可能不会引起我国北方冬小麦营养品质下降被引量:8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9年第3期282-289,共8页谭凯炎 周广胜 任三学 耿金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5118)
为了探索未来气候变化对冬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开顶式气室与红外辐射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冬小麦生长季增温和CO2浓度升高的复合影响试验,在6个小麦生长季模拟了21世纪中后期两种可能的增温和CO2浓度升高情景。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增...
关键词:气候变暖 CO2浓度 冬小麦 蛋白质含量 淀粉含量 复合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