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美

作品数:26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人间佛教太虚中国佛教宗教社会学赵朴初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佛教文化》《宗教学研究》《佛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太虚的佛学意义世界——《真现实论》之当代解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48-57,共10页邓子美 
根据太虚论述,强调了其面向,即太虚之所谓"救世"则在当今可解释为经其重新阐释的佛学有助于全球摆脱现代性困境的意向。鉴此,首先分析解读了《真现实论》之所概括的佛学认识论、知识论、方法论的宏大体系架构。其次依佛学之意义图景,重...
关键词:人生佛教 佛学认识论 价值论 现实 法界 科学 
人间佛教研究五十年述评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65-77,共13页邓子美 周菲菲 
人间佛教的研究经历了1965-1979的草创期、20世纪80-90年代的展开期,现在正处在繁荣时期。50年来,人间佛教领域的领袖太虚、印顺、赵朴初、圣严、星云等人的思想和事业均得到了佛教界的继承和发扬,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以人间佛...
关键词:现代佛教 太虚 人间佛教 圣严 证严 星云 赵朴初 佛教现代化 
对自由、民主与法制的思考被引量:2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46-47,50,共3页范宁宁 邓子美 
论述了自由与民主、法制的关系。民主是自由的保障,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民主本身不能确保不对少数人形成强制性的专制。理性的法律程序是抑制多数人专政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通过建设法治政府来限制不同人群的特...
关键词:自由 民主 法制 法治政府 
当代大学生“宗教文化与人生意义”调查被引量: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252-256,共5页于飞 邓子美 
通过对江苏的12所院校的学生进行的"宗教文化与人生意义"问卷调查,就大学生对人文主义及宗教认知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大学生立志、人格养成与宗教的关系及其心理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有助于当下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人生意义 人格培养 心理健康 宗教文化 
高山之巅 深海之渊——论阳明良知说在儒佛交融史中的客观地位
《佛学研究》2010年第1期206-215,共10页孙建安 邓子美 
有关阳明学与禅学关系的研究,历来学者往往在"是禅"、"非禅"之间,非此即彼。本文则试图跳出此巢穴,从事功与学理两个层面,来分析阳明学与禅学之间的这种错综复杂交融关系,认为阳明良知说既是陆王心学发展的最高峰,也是儒佛交融史上又一...
关键词:阳明良知学 禅学 儒佛交涉 
巨赞法师的人间佛教理念与实践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104-108,共5页陈卫华 邓子美 
江南大学人文社科预研基金项目前期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04WYY002
巨赞法师是中国当代著名高僧,一生爱国爱教,大力弘扬太虚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作为"现代新佛学"的奠基人,为人间佛教思想在内地的传承、阐发与恢复、弘扬,作出了特殊贡献。
关键词:巨赞 人间佛教 思想 
公、私法划分理论的两次飞跃被引量:1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28-30,35,共4页朱昭平 邓子美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源自古希腊,在古罗马表现甚为明显。公、私法划分的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公法和私法实现了由概念性分类到结构性分类的转变、第二次飞跃是公法和私法从结构性分类到两者的重组与新法域的出现...
关键词:公法 私法 权力 权利 
宗教文化与人生意义被引量:4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邓子美 
随着物质生活的大幅改善,人们精神生活需求日益高涨,只有建设好共同精神家园才能满足这一需求,而人生意义的探求在精神生活中具有导向性。文章基于当代宗教社会学研究成果,突破以西方模式来看待东方宗教的狭隘视角,认为宗教的共相乃有...
关键词:精神文明 宗教的共相 人生意义 精神家园 宗教社会学 
中日第十二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无锡取得圆满成功
《佛学研究》2008年第1期374-375,共2页邓子美 
中日第十二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于2008年6月6日-8日在无锡举行.这是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原会长生前与日本佛教大学商定的为中日两国能世代友好相处的重大举措之一.历来在中日两国每隔两年轮流举行.
关键词:佛教学术交流会议 善导 杨曾文 田俊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净土宗 佛教教派 二河白道 法师 日本佛教大学 中国佛教协会 宗教社会学 十二次 
“无锡景”需要“无锡魂”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5-6,共2页邓子美 
关键词:无锡地区 人文传统 东林书院 明清时代 江南大学 外来文化 本科高校 高中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