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海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孔子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孔子辨析历史建构道德理性以史为鉴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史学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春秋》隐公七年杜注“非执”辨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0年第5期74-78,94,共6页陈金海 
《春秋》隐公七年杜注"以归"为"非执",是由经文"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与相关文本类比而引出的一个或然性事实判断。《正义》引《穀梁》的线索则表明,杜言"非执"更为属意其价值判断:一则立异《公》《穀》"大天子之使"与"不与夷狄执中国"之...
关键词:杜预 非执 以归 大天子之使 
《史记正义》引《竹书纪年》辨异一则
《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3期124-126,共3页陈金海 
《史记正义》分别于《秦始皇本纪》与《齐太公世家》两引《竹书纪年》同条有关齐灭纪事件之文本,却前曰"齐襄公灭纪郱鄑郚",而后谓"齐襄公灭纪迁纪云",其记载内容显有差异。(1)因后者出自《正义》佚文,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曾对其间不同文字...
关键词:《竹书纪年》 《史记正义》 齐襄公 泷川资言 齐太公 《秦始皇本纪》 世家 
书写之异与“尊王”之法——《春秋》“惠公仲子”之三传比析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13-123,共11页陈金海 
《左》《公》《穀》三传对《春秋》隐公元年"惠公仲子"条解释有异,其焦点是仲子身份问题。《左传》以仲子为桓公之母却未卒受赗,"桓未君"而王室归赗其母,此"非礼"之书写体现出作者责王"以示劝诫"的思想;《公羊》认同仲子为桓公之母而讲...
关键词:《春秋》 “惠公仲子” 桓公之母 惠公之母 
司马迁与李维史学的道德认同观念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6年第1期21-34,共14页陈金海 
司马迁与李维史学的道德认同观念可做出比较研究,主要在于对道德理性及其在历史进程中作用的认识两大方面。司马迁和李维都将传统道德纳入对天人或神人关系的理解之中,并认为天命与人事和谐相应是维护社会共同体和睦的前提。所不同的是...
关键词:司马迁 李维 道德认同 
略论《汉书》的“以史为鉴”思想被引量:1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陈金海 
《汉书》寓通于断,在总结历史的过程中,探讨了西汉"膺受天命"的历史发展轨迹,并注意到了儒家"德"、"仁"等思想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班固将这些历史认识运用于历史撰述,不仅使"汉绍尧运"等"宣汉"思想得到贯彻,而且表明了一种"宗经矩圣"的...
关键词:《汉书》 以史为鉴 “汉绍尧运” “宗经矩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