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刚

作品数:1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爱默生创新课程加拿大高校素质教育蒙太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国外文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康拉德《黑暗的心灵》中部分解开的伦理结与部分展现的人性因子(英文)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50-59,共10页隋刚 
"伦理结"和"人性因子"是聂珍钊教授所构建的文学伦理学理论框架中的两个重要术语。前者是暗喻,生动展示伦理悖论的复杂性和伦理选择的困难性;后者属抽象词汇,集中体现人之所以真正为人的核心品质和精神要素。在重读约瑟夫·康拉德中篇经...
关键词:伦理结 人性因子 《黑暗的心灵》 
斯芬克斯因子与贯穿托·斯·艾略特诗境的信仰之旅(英文)
《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40-52,共13页隋刚 
本文试图以聂珍钊教授有关"斯芬克斯因子"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重新阐释艾略特诗歌,认为"斯芬克斯因子"之良善一面在艾略特诗境中得到升华,即超越人的低级本能、拥抱信仰、行道德之事,从而发掘艾略特关于信仰的诗歌...
关键词:斯芬克斯因子 艾略特 信仰 伦理 
诗歌与沙堡——评苏珊·斯迪沃特的《诗人的自由:创作札记》
《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2期170-173,共4页隋刚 
当代美国诗人、教授、诗评家苏珊·斯迪沃特的诗学专著《诗人的自由:创作札记》内容丰富而又深刻,结构精巧而又紧凑。从狭义上来说,它是一部关于诗歌创作论的力作;从广义上来说,它是一部关于艺术创作论的精品。本文试图运用归纳法和分类...
关键词:苏珊·斯迪沃特 诗人的自由 创作 逆创作 语言 
爱默生的多义隐喻:改革的精灵被引量:4
《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105-110,共6页隋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美国文艺复兴特性研究'【项目批号:SM201210031004】阶段性成果;北京市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学术创新团队'美国文学源流及多元文本研究团队'的支持
本文试图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剖析爱默生的演讲辞'人即改革者',概括其中'改革的精灵'这一隐喻的寓意,探讨其精神来源、运作方式和实际功效等问题,并解读'人即改革者'与'新英格兰改革者'这两篇演讲辞之间的互文关系。本文超越'人即改革者...
关键词:爱默生 改革的精灵 改革者 被改革者 心灵变革 
面对信仰,现代诗何为?
《国外文学》2012年第1期31-37,共7页隋刚 
北京市属高等院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成果之一
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歌《礼拜天早晨》是反映作者关于宗教、信仰和人生的哲思的名作。通过文本细读可以看到:本诗体现出多种张力,彰显出作者对传统宗教的怀疑、对真正信仰的追寻、对神圣价值的向往以及对现代人的人生意义与心...
关键词:华莱士·史蒂文斯 《礼拜天早晨》 文本细读 张力 信仰 
莉娜·格雷夫的身孕在《八月之光》中的多义性被引量:1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1年第2期272-283,共12页隋刚 熊净雅 
北京市属高等院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资助
《八月之光》是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长篇代表作之一。莉娜·格雷夫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关于她的描写贯穿全书,主要集中在首尾两章,篇幅虽不算很长却构成了整部小说的框架。莉娜先以孕妇的形象出现,她的婴儿的出生将小说...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八月之光》 莉娜·格雷夫 孕育 多义性 
休斯研究的近期关注点
《外国文学动态》2011年第3期60-61,共2页隋刚 
北京市属高等院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
2007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约翰·埃德加·蒂德维尔(John Edgar Tidwell)和切丽尔·拉格尔(Cheryl R.Ragar)主编的文集《梦的蒙太奇:兰斯顿·
关键词:大学出版社 休斯 2007年 蒙太奇 
福克纳的五维文学空间及其显现方式——评《福克纳:破裂之屋》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160-162,共3页隋刚 
美国文评家埃里克·桑德奎斯特在专著《福克纳:破裂之屋》中讨论了威廉·福克纳的六部小说代表作,阐释了其中的道德意义、伦理意义、历史意义、哲学意义和心理意义。本文归纳了桑德奎斯特书中的真知灼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假设:...
关键词:埃里克·桑德奎斯特 《福克纳:破裂之屋》 五维文学空间 
“上帝之网”中的诗意生存被引量:1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241-254,共14页隋刚 熊净雅 
北京市属市管高等院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爱默生文学思想的当代启示"院级科研项目资助
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和社会语境分析,探讨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者爱默生所描述的"上帝之网"的引申义,诠释他的自然观、生命观、历史感和文化精英意识;考察爱默生的浪漫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精神资源,表明他对神性、人性、自然环境...
关键词:爱默生 “上帝之网” 大自然 精神价值 诗意生存 
梦的起始、持续与更新——评《梦的蒙太奇:兰斯顿·休斯的艺术与人生》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168-170,共3页隋刚 
《梦的蒙太奇:兰斯顿.休斯的艺术与人生》运用多种资料和多种视角,既诠释作为"人民诗人"的休斯的多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又论及作为凡人的休斯的引发争议的生活隐私。本文试图简略介绍文集中数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以休斯常用的"梦"的意象...
关键词: 起始 持续 更新 兰斯顿·休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