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真

作品数:14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克罗恩病肠道微生态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肠系膜理念的克罗恩病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2025年第2期107-113,共7页兰平 张宗进 何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A1304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联合项目(U21A20344)。
近年来, 随着对肠系膜研究的深入, 发现其血管、神经、淋巴组织、脂肪组织等结构在克罗恩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且病变程度与疾病进展、手术难度、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复发相关。针对肠系膜病变优化的克罗恩病手术策略...
关键词:克罗恩病 肠系膜 扩大肠系膜切除 Kono-S吻合 术后复发 
靶向肠道微生态的炎症性肠病治疗进展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24年第5期350-357,共8页邢孟泽 何真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目前的免疫调节治疗存在有效率低、安全性未明的问题,亟需寻找新的辅助治疗或替代疗法。肠道微生态作为新的治疗靶点在IBD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有望在IBD下一代治疗中发挥关...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肠道微生态 粪菌移植 益生菌 益生元 饮食 噬菌体 
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进展被引量:3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4年第6期775-781,共7页兰平 张宗进 何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2034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A1304000)。
炎症性肠病(IBD)是肠道慢性、迁延性的炎症性疾病.随着病程延长,>70%的克罗恩病和接近1/3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最终需要接受手术治疗.IBD的疾病分型、严重程度、术前用药、手术史、术者经验、手术技术等个体化因素影响短期并发症的发...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外科治疗 疗效 
肠道微生态在结直肠癌预防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2年第6期730-736,共7页兰平 殷盛梅 何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0452,8190293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A1515011248);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90807161807867)。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态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主要通过释放毒素、产生代谢物等,改变宿主肠道免疫环境,影响肠道屏障功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关键词:肠道屏障功能 早期筛查 肠道微生态 消化道恶性肿瘤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免疫治疗 肠道免疫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被引量:7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20年第1期2-6,共5页兰平 吴锦杰 何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029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9ykzd02);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临床创新研究项目(2018GZR0201005)。
炎症性肠病(IBD)是由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系统等多因素参与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改变可导致IBD的发生发展。在基因易感性患者中,失调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与宿主的...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肠道微生态 免疫 代谢物 治疗 
术前结直肠炎症对于结直肠癌局部进展的预测意义被引量:1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8年第5期487-498,共12页李森茂 陈永乐 廖艺 何真 柯嘉 吴现瑞 兰平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技术研究(2017YFC30880)
目的研究术前结直肠非特异性炎症对结直肠肿瘤局部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7年至2010年的结直肠癌患者。所有具备该中心术前肠镜资料或手术病理证实肠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炎症...
关键词:结直肠非特异性炎症 结直肠癌 肿瘤分期 
三维重建技术对肠系膜下动脉及左结肠动脉解剖变异的评估被引量:14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年第11期1274-1278,共5页蔡嘉伟 温晓峰 林伟星 何真 朱冬云 邱建平 孔德灿 何晓生 何小文 申泉 吴小剑 兰平 周智洋 柯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656、81402019);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5ykpy30)
目的利用三维CT血管重建技术评估肠系膜下动脉(IMA)和左结肠动脉(LCA)的解剖特点及变异情况,以期为腹腔镜直肠或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的血管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4—2015年间行全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的...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肠系膜下动脉 左结肠动脉 三维血管重建 
手辅助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17年第1期34-36,共3页黄旭明 柯嘉 胡春雷 陈钰锋 蔡泽荣 何真 蔡嘉伟 兰平 吴小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基金([2012]6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02019).
目的 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技术(HALS)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克罗恩病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因克罗恩病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47例,其中行开腹手术(开腹手术组)39例,行HALS手术...
关键词:CROHN病 手辅助腹腔镜 外科手术 
术前通过CT三维成像测量肠系膜上动脉长度和腹盆腔骨性距离预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下拉吻合困难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年第12期1421-1424,共4页柯嘉 林伟星 蔡嘉伟 温晓峰 何真 邱建平 朱冬云 孔德灿 何晓生 何小文 吴小剑 周宇 王民汉 周智洋 兰平 
目的 利用CT三维成像(3D-CTA)预估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储袋下拉所需长度及完成吻合的困难程度,为制订IPAA的手术操作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640层腹部CT的89例患者,经三维...
关键词:CT三维成像 肛管吻合术 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长度 回肠储袋 困难度 距离 影响因素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克罗恩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年第1期58-64,共7页谢明颢 何晓生 朱金玲 何真 何小文 兰平 练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332);广东省教育厅基金(2012LYM_0005);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1ykpy45)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MSC)在克罗恩病(CD)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建立CD小鼠动物模型。将75只6~8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包括对照组(乙醇溶液灌肠加PBS腹...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克罗恩病 炎性因子 动物模型 小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