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超

作品数:20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作家协会更多>>
发文主题:老街故事摆渡小小说戏班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百花洲》《当代人》《小小说月刊》《小说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街担家
《十几岁》2024年第21期27-28,共2页刘建超 
老街的清晨,有两种人最忙碌:挑担卖菜的和担尿赶路的。老街人嘴刁,吃菜讲究新鲜水灵。卖菜的主直接从菜园里摘得新鲜蔬菜,在瀑河边淘洗去泥沙,用稻草绳绑扎结实,新鲜的叶子菜摆放在箩筐里,挑起担子沿街叫卖,吆喝声有板有眼、有腔有调。
关键词:沿街叫卖 新鲜蔬菜 老街 
小巷连理枝
《小说选刊》2023年第12期195-196,共2页刘建超  
“吃饭‘易得居’,嫁汉马梳理。”这是老街坊间女人们流传的一句俗语。“易得居”是老街的百年老店,主营水席。“易得居”的饭菜量大价格实惠,很受老街人待见。尤其是居家过日子的女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家中来客人,都喜欢到“易得居...
关键词:百年老店 老街 连理枝 过日子 
老街二题
《当代人》2023年第9期33-36,共4页刘建超 
黑脸老街地处中原,盛产小麦。老街上做饮食买卖的也多是开面铺。陕西臊子面、北京炸酱面、四川担担面,老街人对吃面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在琳琅满目的面铺中,老街人当家的面还属本地的烩面和浆面条。也有例外,东街大石桥旁的黑脸刀削面...
关键词:大石桥 刀削面 臊子面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十几岁》2023年第18期27-28,共2页刘建超 
那年刚立罢秋,老街人发现洛河上多了条摆渡船,摆渡船上的公被人称作“丑爷”。洛河依着十几里长的老街而过,浩浩荡荡经巩义汇入黄河。经过老街十几里的河段上却没有一座接通南北两岸的河桥。
关键词:摆渡 老街 洛河 
小小说是塑造人物的艺术
《小小说月刊》2023年第3期46-48,共3页刘建超 
阅读大多的小小说作品时,感觉作品人物的塑造太粗糙,或者说不是太出彩。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重要,小小说作品要站立起人物。大凡刚刚接触小小说创作的朋友,比较注重的都是事件,就是我们说的故事和情节。
关键词:小说作品 小小说 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的塑造 塑造人物 小说创作 故事 
医者马标
《小说月刊》2023年第1期60-60,共1页刘建超 
老街地处中原要地,曾经引起了十几个朝代帝王的眷顾。在老街,任何行当都可能引出帝王将相的故事或典故。就说行医吧,有的只是半个门脸的店铺,里面就坐着一个白胡子老者,那都极可能是号称御医、太医的后代或弟子玄孙。马标家虽说是四代行...
关键词:老街 行医 老者 行当 故事 
老街故事(二题)
《广西文学》2023年第1期61-64,共4页刘建超 
老街吃家老街人爱把食客分为三种。一种为吃货。吃货是最招饭铺里待见的那群人,要想生意兴隆,就要有成群结队的吃货。吃货只管饭菜顺口,呼呼啦啦尽往嘴里扒拉食物,撑得是肚圆胃胀,打着饱嗝方才舒服。
关键词:吃货 老街 故事 二题 
二秃子传奇(二题)
《百花洲》2022年第6期145-151,共7页刘建超 
他之所以被老街人叫作“二秃子”,是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个秃子,老街人叫他父亲“大秃子”。大秃子中年得子,生下的儿子头上也没毛。“二秃子”“二秃子”这样叫着,就把他给叫大了。二秃子懂事了,听人这么一叫,他还跟人瞪眼,吐唾沫。听多了...
关键词:老街 父亲 二题 
写家
《小说选刊》2022年第7期198-200,共3页刘建超 
老街把手艺活做得精湛的人称之为“家”。在老街,你字写得好,写家;你戏唱得好,唱家;你武艺练得好,练家能被冠之为“家”就是最高的赞誉,说明你手艺活做得好,为人处世德行还高。高德位就是老街的写家。高德位自幼酷好书法,三岁跟着爷爷...
关键词:为人处世 老街 手艺 成名 
老街故事
《广西文学》2022年第1期65-68,共4页刘建超 
丑爷丑爷不是一般的丑,真丑.丑爷的丑不是天生的丑,都知道是被火烧后留下的疤痕.没有人知道丑爷是如何被火烧成这样的,丑爷也从来不说.丑爷整个面部没有一块好的皮肤,撕拉扯拽的疤痕让嘴角眼睛都错了位,鼻子只剩下两个孔出气.丑爷也怕...
关键词:疤痕 火烧 拉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