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芳

作品数:23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家族小说图书馆文化人性《边城》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船山学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论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发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00-105,共6页胡用琼 刘玉芳 
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政治危机和民族危难下兴起的语言变革运动。追溯晚清白话文运动的渊源,思想开明的晚清官僚认识到语言变革之必要,表现了官方对白话的认同与策略,西方传教士欧式语法、语词的输入补充了现代白话文的语言资源,晚清的农...
关键词:晚清 言说主体 白话文运动 农民运动 
传播西部地域之美的又一新作——评甘建华《冷湖那个地方》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04-108,共5页陈娟 刘玉芳 
作为"柴达木文史丛书"之一,甘建华《冷湖那个地方》对"西部之西"的地理、人文及人事进行了鲜活的描绘和叙说,从中可以窥见作者笔下灵动笔墨所传递出的西部地域之美,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深厚人文意识。同时,《冷湖那个地方》也是一部生动的...
关键词:《冷湖那个地方》 地域美学 人文意识 
从湖湘景观的文化意蕴看王船山的《潇湘怨词》被引量:1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26-29,共4页刘振乾 吴巧 刘玉芳 
南华大学"十二五"社科建设平台基金项目"古代湖湘地域文学文化生态研究基地"资助
湖湘景观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王船山运用湖湘景观的文化意蕴,以凄怆幽怨的词牌音韵,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际遇和历史背景,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创作《潇湘怨词》,使得其内心沉郁的骚楚情结得到驱遣,同时也为湖湘景观增加了新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湖湘景观 文化意蕴 王船山 潇湘怨词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几个问题简析被引量:2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29-132,共4页卢克建 刘玉芳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是指学术期刊以网络为载体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在以纸质载体的印刷传播方式为中心建立起的一整套法律、政策、科研体制、阅读习惯等制度体系面前,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还存在诸如版权认定、知识产权保护、阅读习惯、...
关键词:学术期刊 数字化出版 网络 
宋太宗《逍遥咏》被引量:3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80-85,共6页赵润金 刘玉芳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道教文化与宋诗研究"资助(编号:10YJC751127)
《逍遥咏》成书于淳化元年(990)七月,由臣属作注释的可能性更大。以五七律为多数。主旨是阐释道家义理。常用的典故是一些道家、道教概念,如"乾坤"、"阴阳"、"道德"、"大道"、"自然、""无为"、"逍遥"、"修炼"。诗歌语言风格比较复杂,原...
关键词:宋太宗 《逍遥咏》 语言风格 
至情至性品人性——简评蒋勋功散文集《花儿不只为春开》中关于人生境界的论述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69-171,共3页马汉钦 刘玉芳 王淑林 
蒋勋功先生身在政界,却至情至性,带着一种哲人般的透彻眼光,对他所接触过的各色人等,均有深切的体察和细致的品鉴;并用他生花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大千世界人性的千姿百态。近日,当我们读到蒋勋功先生新出版的散文集《花儿不只为春开》后...
关键词:散文集 生境 人性 
韩愈与衡湘文化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2-16,共5页赵润金 刘玉芳 
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文学与衡湘文化研究"资助(编号:2010D083)
韩愈诗文将"衡湘"合称,"衡"多指衡山,"湘"指湘水。韩愈途经衡湘一共四次。他的作品涉及到了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的经历,尤其是第二次与衡湘文化密切相关,写下了著名的散文《送廖道士序》和诗歌《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南岳衡山是道...
关键词:韩愈 衡湘 散文 诗歌 
女性意喻:“笼中囚鸟”与“屏风上的鸟”——巴金、张爱玲家族小说中女性形象比较被引量:4
《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84-87,共4页刘玉芳 凌宇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巴金与张爱玲家族小说比较"(项目编号:09C871)的阶段性成果
关注"家"中的女性,透视女性的生存价值与心态,是巴金、张爱玲家族小说的共同话题,又各有千秋。同是反映女性存在,巴金关注常态格局,张爱玲则侧重异态格局,巴金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的新女性形象,为妇女解放指明了一条离家出走的道...
关键词:巴金 张爱玲 家族小说 女性形象 
文字美与绘画美的交融——凌叔华创作的美学追求
《写作》2010年第3期16-19,共4页刘玉芳 刘静 
作为一位学兼文画的画家型女作家,凌叔华的创作数量不多——三册短篇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一本散文集《爱山庐梦影》,一本用英文写成的带自传色彩的小说《古韵》——但她却以秀逸的笔致,朴素的风格,用绘画的...
关键词:凌叔华 绘画美 美学追求 创作 文字美 短篇小说集 《花之寺》 《女人》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论张恨水及张恨水小说被引量:4
《船山学刊》2010年第2期192-195,共4页刘玉芳 
张恨水作为"新旧交替"过渡时代的文化人,立足于传统文化,以大量的通俗文本,精妙的演绎了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忧世忧国的儒学情怀;同时,他又紧跟时代,精进不已,以西洋文明作为改良传统之妙方,倡导"中西交融",探索新技巧,使他的小说呈现...
关键词:张恨水 传统 现代 通俗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