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文星

作品数:16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芝麻芝麻新品种同源四倍体选育农业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农业》《河南农业科学》《农家科技》《农业科技管理》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聚焦产业科技创新 支撑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被引量:1
《农业科技管理》2024年第5期1-4,共4页滑留帅 郭振华 卫文星 张新友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明晰发展定位,持续提升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是摆在省级农业科研院所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
关键词:省级农业科研院所 产业科技创新 农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建议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规划评估研究被引量:1
《农业科技管理》2022年第5期33-37,共5页刘海礁 张辉 冯晓 朱国哲 曾凯 王军亮 乔璐 魏东 王瑛 卫文星 
文章对《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评估体系进行研究,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等3个方面量化评估了2016—2020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及院属研究机构的发展情况,基于评估研究结果,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大力...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 发展规划 评估指标 高质量发展 
对完善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思考被引量:1
《农业科技管理》2017年第5期25-27,32,共4页苏磊 王强 卫文星 赵博 
文章阐述了"十二五"以来河南及周边省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积累的有益经验,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落实现有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农业科研机构优势和转变农技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
关键词:河南省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主要成效 存在的问题 建议 
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背景下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的使命定位与路径选择——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5
《农业科技管理》2016年第5期15-18,共4页孙虎 张磊 刘海礁 全鑫 杨帆 卫文星 
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对农业科技的多层次需求,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环境,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样本,研究并明确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在新时期的使命定位,提出了调整学科布局和科研方向、优化人才结构、...
关键词:农业 转方式调结构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 使命定位 路径选择 
高产多抗芝麻新品种“豫芝11号”
《农家科技》2007年第4期7-7,共1页张海洋 卫文星 
“豫芝11号”是经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通过60CO辐射、多代连续多元病圃鉴定选择和同步品质检测选育而成。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早熟于一体.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200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
关键词:豫芝11号 新品种 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多抗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芝麻 品质检测 选育 
优质高产高抗芝麻新品种郑97C01的选育被引量:4
《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第12期16-17,共2页卫双玲 张海洋 张体德 卫文星 路凤银 
河南省攻关项目 (0 12 30 112 0 0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关键词:郑97C01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芝麻 选育 
芝麻同源四倍体特征特性研究被引量:3
《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第2期10-11,共2页卫双玲 张海洋 卫文星 张体德 路凤银 焦宏廷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84 0 12 0 0 0 )
对芝麻同源四倍体特征特性观察结果表明 ,同源四倍体较相应的二倍体植株增高 ,花器变大 ,千粒重提高 ( 4 .0 6g) ,结实率下降。同源四倍体的生长速度现蕾前较慢 。
关键词:芝麻 同源四倍体 特征特性 生育特性 利用 
“九五”河南省农作物育种工作回顾
《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第1期4-6,共3页卫文星 
关键词:河南 农作物育种工作 “九五”期间 品质育种 抗性育种 杂种优势利用 种质资源创新 多元化投入机制 
野生芝麻及其抗病耐渍性状利用研究初报被引量:7
《河南农业科学》2001年第10期15-16,共2页张海洋 卫双玲 郑永战 张体德 卫文星 
野芝 1号和刚果野芝麻具有较强的抗病耐渍性。这两个野生芝麻与栽培种正反交F1幼胚在发育过程中 ,均发生早期胚败育 ,导致不能形成正常杂交种子。但利用 1 /2MS培养基对幼胚进行早期胚培养 ,可以获得F1 植株。
关键词:芝麻 野生种 特征特性 抗病性状 耐渍性状 利用 抗逆育种 
夏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被引量:15
《河南农业科学》2001年第5期12-13,共2页卫双玲 张体德 卫文星 焦宏廷 毛建平 
对夏芝麻生产上采用的 4种栽培模式进行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栽培模式相比 ,模式②、③、④均表现增产 ,增产幅度为 1 0 4 .5%~ 30 6.4% ,每 1hm2 增加经济效益 2 640~ 550 5元。其中 ,尤以根据芝麻生育规律制定的...
关键词:夏芝麻 栽培模式 产量 经济效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