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粉红

作品数:19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分子动力学分子动力学研究团簇液滴更多>>
发文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成果》《亚太教育》《物理化学学报》《化工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乙腈对超级电容器内含水离子液体/石墨烯固液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4年第12期3671-3679,共9页宋粉红 马佳明 王富康 范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2206220);吉林省重点研发基金资助项目(No.20240304098SF)。
离子液体电解质在石墨烯表面的润湿特性对石墨烯离子液体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性能至关重要。由于离子液体具有吸湿性在制备及应用过程中极易吸收水分,水的存在影响固液界面的离子分布及离子液体在石墨烯表面的润湿特性。有机溶剂乙腈有望...
关键词:润湿 含水离子液体 固液界面 分子模拟 超级电容器 
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东北电力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中国电力教育》2024年第7期79-80,共2页董楠航 杨宁 姜铁骝 陈奇成 宋粉红 于洋 范晶 
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教学研究课题(YJG202312);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231106707155901)。
在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现代科学学科的细化与融合在动态平衡中不断演进。本文立足国家能源宏观布局与东北电力大学专业特色发展的同频共振,探讨储能学科建设中如何构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现代科学 同频共振 如何构建 新兴交叉学科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与工程 东北电力大学 学科建设 
CO_(2)液滴在粗糙固体壁面上的润湿特性被引量: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宋粉红 姜瑜辉 王志远 王忠旭 范晶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0101088JC)。
CO_(2)在粗糙固体壁面上的润湿行为对CO_(2)冷凝捕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究微结构、势能及温度对CO_(2)液滴润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平板壁面,微结构壁面提高了CO_(2)液滴的接触角;在微结构壁面上势能参数影响CO...
关键词:粗糙壁面 润湿性 CO_(2)液滴 接触角 分子动力学 
方腔蓄热模型优化及蓄热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47-57,共11页范晶 王豪 崔斌 宋粉红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0201223JC);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LTFSE2018KFJJ03)。
为研究方腔式蓄热单元内有机相变材料融化过程的传热规律,数值模拟了不同体积分数石墨烯纳米片填充下复合相变材料融化过程的液相分数和努塞尔数的变化;针对方腔蓄热单元热量在顶端聚集的问题,构建了分层模型,模拟了不同模型中复合相变...
关键词:相变蓄热 纳米颗粒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高压下三种脂肪酸甲酯液相导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年第1期182-189,共8页范晶 孟庆龙 宋粉红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00201223JC);吉林市杰出青年人才培养专项(No.20190104134);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KLTFSE2018KFJJ03)。
生物柴油是新型环境友好型替代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碳数分布在C6∼C24的长链脂肪酸酯。利用瞬态单丝法导热系数测量系统在272∼352 K温度范围内、0.1∼15 MPa压力范围内对三种生物柴油组成成分壬酸甲酯、庚酸甲酯和己酸甲酯的液相导热系...
关键词:生物柴油 壬酸甲酯 庚酸甲酯 己酸甲酯 导热系数 
电场作用下多组分微纳液滴界面输运特性
《中国科技成果》2021年第21期65-65,共1页陈奇成 宋粉红 张莹瑾 范晶 
在能源动力系统中,换热设备是构成完整热力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当发生能量转换时,设备内部普遍存在着含有不同组分物质液滴的输运现象,液滴相界面形态及演变特性直接决定了能源系统效率。利用外加电场可以实现液滴动力学行为调控,...
关键词:能量转换 能源动力系统 输运现象 组成部件 能源系统 电场作用 液滴 行为调控 
电场作用下双液滴聚合特性
《化工学报》2021年第S01期371-381,共11页宋粉红 王伟 陈奇成 范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6032);吉林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90103065JH);吉林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190104133)。
乳状液破乳分离是目前高含水期油田开采过程中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电场破乳方法具有高效清洁等优点,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电脱水过程中阶跃、斜坡电场诱导下双液滴的聚合与分离特性。结果表...
关键词:液滴 相场方法 电脱水 聚结 分离 数值模拟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工程热力学》教学探索与改革实践被引量:5
《中国电力教育》2021年第6期43-44,共2页范晶 宋粉红 
《工程热力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重要的核心技术基础课,于大学二年级开设,是本专业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专业课之一。本文探讨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下,《工程热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与实践,在深度梳理课程主要内容及全部知识点...
关键词:协同育人 主要内容 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 探索与改革 
微纳液滴在粗糙固体壁面上的电润湿特性被引量:1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年第9期1963-1968,共6页宋粉红 马龙 范晶 陈奇成 王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51606032);吉林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资助(No.20190103065JH)
本文构建了微纳液滴在粗糙硅壁面上润湿铺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研究电场作用下纳米水液滴在粗糙形状不同、粗糙因子相同的固体壁面上的电润湿特性。首先纳米水液滴在无电场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施加不同强度的电场,根据密度分布...
关键词:电润湿 接触角 粗糙因子 分子动力学 
线板式静电设备内微液滴输运特性研究
《热力发电》2019年第3期69-74,共6页宋粉红 鞠达鹏 范晶 秦春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6032)~~
施加外电场可以提高循环冷却水回收效率,因此研究静电设备内微小液滴的输运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采用双向耦合粒子追踪方式,利用k-??湍流模型并根据动量方程求解速度场下的曳力;采用电流连续性方程和电势泊松方程求解...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 微液滴 输运特性 多场耦合 粒子追踪 荷电 收集效率 数值模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