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雄柏

作品数:65被引量:8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犯罪学违法犯罪实证研究防治腐败职务犯罪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佛学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河南警察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罪错未成年人之监护人追责问题研究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54-63,共10页杜雄柏 
对于罪错未成年人,无论是从法理方面还是从生活常识方面来说,其监护人都是难辞其咎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究竟应该如何追究监护人的责任,不仅立法上存在语言表达笼统含糊、有职责要求而无失职后处罚方式的具体细则规定等疏漏,在司法实践...
关键词:罪错未成年人 监护人追责体系 家庭教育指导 
关于黑恶势力防治问题的系统思考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20-25,共6页杜雄柏 
预防和惩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必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既要致力于人与社会的进步与完善,也要重视集中的惩治与打击。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依法严惩、协同管治、铲除土壤、责任追究、人民满意且运行灵敏、实用高效的长效机制。为此,必须有...
关键词:黑恶势力 打防结合 标本兼治 长效机制建设 
我国贪污犯罪缓刑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被引量:1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99-104,共6页杜雄柏 史书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腐败犯罪量刑规范化问题研究”(18YBA417)成果。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所登载的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9月1日全国贪污犯罪案件判决书中随机抽取835份作为样本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我国对贪污犯罪适用缓刑存在随意性较大以及适用率偏高等问题。缓刑适用标准模糊、从宽量刑情节认定不规范以及司...
关键词:贪污犯罪 缓刑适用 实质要件 从宽量刑情节 
“为官不为”的危害、日渐突出的原因及其治理被引量:4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37-43,共7页杜雄柏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8YBA417)
"为官不为"是一种公职人员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的工作作风或行为表现,它妨碍政府职能发挥、损害民众利益、污染社会风气、引发违法犯罪。"为官不为"现象在我国日渐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公职人员素质低下、体制机制运转不畅和负...
关键词:为官不为 公职人员 理想信念 执政本领 行政监督 庸官懒政 
我国旅游市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问题研究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30-35,共6页杜雄柏 
杀人越货、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色情引诱,敲诈勒索、暴力抗法等由黑恶势力实施的违法犯罪在我国旅游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行为人私欲膨胀、人格扭曲以及相关部门和人员失职渎职,甚至同流合污。扫除旅...
关键词:黑恶势力 旅游市场 一案三查 
我国反腐败警示教育中的问题及其解决被引量:3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23-35,共13页杜雄柏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追名逐利到违法犯罪--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研究"(12A1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警示教育在我国防治腐败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如对其功能作用的认识有偏差、教育内容陈旧、方式单一以及忽视其作用效果的保持和发挥等问题。为有效配合国家防治腐败斗争,有必要在端正认识、更新内容、创新形式和发挥...
关键词:警示教育 警示教育的特点 警示教育的作用 
反腐败立法中几种关系的协调与处理被引量:2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77-89,共13页杜雄柏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项目"追名逐利到违法犯罪--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研究"资助(编号:12A130)
运用法律法规防治腐败是制度反腐的重要举措,要使法律法规产生良好的防腐惩腐效用有赖于立法的严谨与科学。反腐败立法是一项严肃、精细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理顺和处理好与之相关联的诸多关系。在模式设计上,应做到集中与分散同存;在...
关键词:反腐败立法 关系 协调 处理 
关于我国防治腐败制度执行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37-42,共6页杜雄柏 
在我国,防治腐败之制度的执行还存在自觉性不高、随意性较大、监督乏力和惩处不严等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有:价值迷失、潜规则作祟和对制度的理解存在偏误等。提高反腐败制度之执行力应从提升对党的忠诚度、加强制度的宣传与教...
关键词:防治腐败制度 制度意识 制度执行 
性贿赂原因分析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4-20,共7页杜雄柏 
法制的不完善、商品经济的趋利性以及腐朽文化的侵蚀等社会原因为性贿赂一度在我国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生理本能的骚动、价值的迷失、需求的扭曲、性观念的过度开放等个体性原因使性贿赂成为可能。
关键词:性贿赂 社会原因 个体原因 
“制度反腐”沉思被引量:4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38-48,共11页杜雄柏 
运用制度规范、制约公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起到防止腐败滋生和蔓延的作用,因此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过,由于制度具有完善程度的相对性以及对其作用力的依赖性等局限,使之无法做到完美无缺,解决所有的问题...
关键词:防治腐败 制度作用 运行机制 执行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