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克勤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英伽登虚静意向性观照心胸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唐山学院学报》《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教资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英伽登现象学文本结构模式论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86-90,共5页武克勤 
英伽登的美学研究立足于对文学作品本体的存在性考察,力图在本质直观的描述与分析中构建创新性的层分结构模式,进而实现对现象学理论与方法的创造性应用。英伽登在对各层次语言现象的区别中注重异质性却忽略了具体的内涵;揭示了作品结...
关键词:直观 本体 意向 结构 作者 
传统“虚静”理论的现代审视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382-385,共4页武克勤 
传统"虚静"理论的阐释着重于"审美观照"和"审美心胸"的静态内涵,对它的现代审视则指向"审美判断"和"审美实践"的动态内容与深层目的。在哲学和心理学的视域中,"虚静"既涉及审美心态,也涉及审美方法论。"虚静"的审美态度对于现代人具有...
关键词:虚静 审美态度 创作心态 鉴赏心态 
论英伽登主客体交互意向的文本结构观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0年第5期181-184,共4页武克勤 
英伽登的文本结构观立足于胡塞尔的意向性构成理论,他将主客体交互意向的现象融入作品"固有结构"和主体"意识结构"的关联域,却在根本上遵循"以主体为中心"的认识论原则;他将主客体交互意向的作用显现于"意识结构"和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
关键词:意向性 语言 本体 结构 交互性 
英伽登文学作品结构中的“语音”现象评析被引量: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45-48,共4页武克勤 
语音层次在作品结构系统中的核心功能是对意义的负载和传诉,它构成了其他层次显现的外部条件,使文学作品的存在变得可能。英伽登探究了单个语词"声音结构"的格式塔质,为意义层次语言共同性的论证奠定了基础;认可了语音层次中物理和心理...
关键词:语音 语音材料 意义 声音结构 意向性 
西方美学参照下的虚静理论
《唐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武克勤 
在中西美学的参照和互现中,传统"虚静"理论的动态特质得到了彰显。其外部表现形式是物我合一、凝神沉思、看似静止的主体情态,其内部运动结构又体现为一种外静内动的心理能量场。"虚静"的内涵并非通过静态方式得到呈现,它的"虚"力潜藏...
关键词:虚静 迷狂 距离 静观 
张爱玲《小团圆》创作意象探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2期96-98,共3页武克勤 
本文尝试从三个角度探析张爱玲《小团圆》的创作意象:她在寂寞地自我书写中赋予人物"自恋"的精神内核,她游离于文本"第三人称"叙述中的"自述"表现,她在自我的意向世界中所体味的人生情感。无论是否可以将《小团圆》界定为"自传体"类型...
关键词:书写 介入 靠不住 意向 团圆 
论李之仪《卜算子》的“心理距离”之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206-207,共2页武克勤 
本文着重从美学和文艺学的视角来探讨李之仪《卜算子》词境中所折射出的“心理距离”美。“距离”在美学意义上的概念主要倾向于指“心理距离”,不同对象对“距离”的把握因“心理”状态的差异而各有特色。
关键词:时空 心理 主观 距离 
情感表现与艺术想象的“接地”——论科林伍德艺术理论的相对性
《文教资料》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武克勤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界定了“艺术”的概念,强调了“想象”在经验结构中的地位,大量概念和术语的运用为理解其理论体系间的关系设置了障碍。本文着眼于情感表现与艺术想象的交叉点,从相对性的视角提供了新的阅读和阐释方式。
关键词:想象 情感 相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