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松

作品数:14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毒品犯罪法益考量刑法武装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公民与法(法学版)》《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反腐败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的外交承诺被引量:2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05-111,共7页董晓松 张磊 
外交承诺指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请求国基于被请求国的要求,向被请求国作出的关于保证被请求人在回国后在刑事追诉、刑罚裁量、诉讼权利等方面保障的承诺。外交承诺包括量刑承诺、追诉承诺、禁止酷刑的承诺、保障外逃人员诉讼权利的承...
关键词:外交承诺 量刑承诺 追诉承诺 引渡 死刑 
醉驾超标电动自行车的刑法认定被引量:1
《刑法论丛》2020年第2期217-234,共18页董晓松 
对于醉驾超标电动车的刑法规制,实践多将超标电动车认定为机动车,进而适用危险驾驶罪。但不论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的机动车国家标准,还是《2019电动车标准》,都没有明确规定超标电动车是机动车。超标电动车不是非机动车本身,...
关键词:醉驾 罪刑法定 超标电动车 机动车 
从赵春华案论刑法上有意义的行为及其司法适用——以赵春华案为主要视角
《法律适用》2017年第20期8-14,共7页董晓松 
刑法上有意义的行为是我国刑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概念,属于"构成要件前"概念。如果欠缺,根本不发生构成要件符合性之判断问题。刑法上有意义的行为必须同时满足人类有意识之举止,且并非绝不可能造成类型化法益侵害之举止,且该举止与类...
关键词:刑法上有意义的行为 非法持有枪支罪 赵春华案 
毒品预谋犯罪案件办理机制的规范与完善被引量:1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40-144,共5页董晓松 
在毒品犯罪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打击毒品预谋犯罪有其存在的特定现实意义,但仍以公民的基本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为前提。基于此,预备案件必须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加以检讨,需要在对预备案件在立案、侦查、批捕、起诉、审判等程序中存在的突出...
关键词:毒品犯罪 预备案件 诱惑侦查 犯意引诱 
论刑法中的“武装掩护”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51-54,共4页董晓松 
围绕具体犯罪对武装掩护展开讨论尽管可以提供具有可操性的结果,却无法证成自己有多大的普遍性。惟有走出个案,借助类型化的思维路径才能使其规范内涵范围和边界得以明确。具体而言,武装掩护与武装叛乱、暴乱罪中的"武装"刑法含义不尽相...
关键词:武装 武装掩护 刑事责任 
吸收关系之提倡——吸收犯存废考量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第6期61-64,共4页董晓松 
与外国刑法相较,我国刑法并未对各种罪数形态作出规定,因而罪数理论是对刑法规定的犯罪现象的某种理论概括。晚近以来,虽然从整体上看,罪数理论在体系上仍未脱离日本模式,但德国刑法理论中犯罪竞合的学说影响亦呈现渐次凌驾之势,基于此...
关键词:吸收犯 犯罪竞合 吸收关系 
论构成要件的涵摄效应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13-120,共8页董晓松 
基本犯罪完成后,行为人实施之后行为能否基于涵摄效应的发生,为基本犯罪构成要件所涵摄,首先取决于刑法规范是否有所规定。在没有规定的场合,原则上应以法益为基点加以考察;在例外的场合,还要考量行为要素。惟此,才能既不违背禁止重复...
关键词:构成要件 涵摄效应 法益 犯罪完成 
事后行为的前序性展开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44-149,共6页董晓松 王殿军 
犯罪的完成是以刑法保护客体即刑法法益为考察基点,在法定意义上的价值评判,是立法者进行价值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从自然角度观察的行为过程的完成,因而犯罪已经既遂但行为尚未终了、或虽行为终了但行为人还要实施其他犯罪行为便成为通常...
关键词:犯罪完成 事后行为 法益 
毒品犯罪重刑化的正当性拷问被引量:2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5期39-42,共4页董晓松 李世清 
受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将一直面临非常严峻的禁毒形势。近年来,我国在惩治毒品犯罪中呈现出明显的重刑化倾向。毒品犯罪重刑化在中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然而,无论从近三十年的禁毒实践、毒品犯罪侵害公民身心...
关键词:毒品犯罪 重刑化 正当性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诉讼时效完成后之债务承认行为研究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0年第4期43-44,共2页董晓松 
诉讼时效完成后之债务承认行为是指通过确认一定债之关系的存在,使时效完成后之不完全债务重新回复时效完成前之债权债务关系属性的法律行为。吸收传统民法理论关于时效制度的研究成果,立足司法解释,对诉讼时效完成后之纷繁复杂的债务...
关键词:诉讼时效 债务承认行为 抗辩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