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厦

作品数:28被引量:44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系统服务土壤侵蚀澜沧江流域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工程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湾过渡带生态系统服务地形梯度效应评价被引量:3
《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第4期247-255,共9页陈龙 刘春兰 裴厦 刘晓娜 宁杨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1607,41901260,4180118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204033);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资助项目(2019B01)。
为了掌握过渡带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规律,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以北京湾过渡带为研究区,以公里网格为研究单元,结合局部加权回归和突变点识别,识别各服务随海拔和坡度因子变化的突变点,揭示了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
关键词:梯度效应 海拔 坡度 局部加权回归 突变点 
北京湾过渡带生态系统服务梯度效应分析及生态分区被引量:10
《农业工程学报》2020年第12期276-285,共10页刘晓娜 刘春兰 陈龙 裴厦 乔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607,41901260,4180118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4033)。
北京湾过渡带兼具山地-平原和乡村-城市的双重过渡性,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存在显著的梯度效应。该研究在对9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基础上,研究了北京湾过渡带生态系统服务随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开发程度变化的梯度效应,进而对研究区进行...
关键词:生态 分区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分布 植被覆盖度 土地开发程度 
基于InVEST模型的门头沟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被引量:28
《水土保持研究》2018年第6期168-176,共9页刘晓娜 裴厦 陈龙 刘春兰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164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1607)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所导致的土壤侵蚀成为山区生态系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选择生态涵养与土壤侵蚀并存的北京市纯山区门头沟区为研究区域,在分析2005—2013年门头沟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差异的基础上,采用了InVEST...
关键词:土壤保持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门头沟区 
赣江上游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413-422,共10页裴厦 刘春兰 谢高地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40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3B05)~~
本研究以Arc GIS为平台分析了赣江流域上游地区山洪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地形特征、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回归法分析了流域尺度、县域尺度以及点域尺度上山洪灾害的生态环境影...
关键词:山洪灾害 空间分布 生态环境因子 尺度效应 赣江流域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北京市生态用地规划研究被引量:65
《生态学报》2017年第19期6313-6321,共9页张继平 乔青 刘春兰 王海华 裴厦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54046;5164031);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61100001116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486)
生态用地规划强调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保护,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从保障首都基本生态安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北京市生态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北京市重要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特...
关键词:生态用地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土地利用规划 北京市 
北京与津冀之间隐性土地资源流动研究被引量: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1期97-104,共8页裴厦 刘春兰 谢高地 李铮 王海华 陈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3BAC03B05);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项目“京津冀生态环境问题识别和对策研究及一体化发展信息平台建设”;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北京市生态红线阈值与格局确定方法”(编号:8154046)
京津冀区域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和发展失衡的问题,亟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合作新机制。京津冀之间紧密的产品贸易背后隐藏的土地资源流动情况可以为新机制的建立提供科学支撑。这种隐性土地资源的流通情况可以用生态足...
关键词:隐性土地资源 生态足迹 省际间投入产出数据 京津冀区域 
热带季节雨林和次生林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变化过程研究被引量:3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年第1期96-100,共5页裴厦 谢高地 张昌顺 刘春兰 陈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384)
为了掌握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和次生林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基于西双版纳生态台站的定位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林型水源涵养服务的构成及年内价值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两种林型的水源涵养总量接近,分别为74 158m3/hm2和70 654m...
关键词:水源涵养 水调节 水供给 年内变化过程 西双版纳 
Dynamic Simulation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被引量:2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5年第1期37-43,共7页裴厦 谢高地 张昌顺 刘春兰 李士美 张彩霞 陈龙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NO.2013BAC03B05)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proces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forest, we categorize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wo parts: carbon capture and carbon storage. Here,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dyna...
关键词:ecosystem service carbon sequestration value dynamic changes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ong time scale 
基于干沉降模型的北京平原区造林削减PM_(2.5)效应评估被引量:7
《生态学杂志》2014年第11期2897-2904,共8页陈龙 刘春兰 潘涛 陈操操 李铮 王海华 裴厦 孙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38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2023)资助
本文基于干沉降模型对北京市平原区造林削减PM2.5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所造森林PM2.5年削减量可达451 t,其中,阔叶林削减量占57%;不同季节的削减量有较大差别,春季的削减量占全年的50%;造林工程可使造林区PM2.5浓度平均下降0...
关键词:颗粒物 生态效应 空气质量 
地形对澜沧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丰富度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被引量:32
《生态学杂志》2012年第11期2767-2774,共8页张昌顺 谢高地 包维楷 陈龙 裴厦 范娜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30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三五"战略科技计划项目(2012ZD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106)资助
在澜沧江源区进行了大范围的植物群落调查,应用回归拟合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和坡位)对高强度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及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55个样地275个1m...
关键词:澜沧江源区 高寒草甸 分布格局 物种丰富度 地形 典范对应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