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原寿

作品数:10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阴极材料氯化钠电沉积常温镀层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电子元件与材料》《合成化学》《电镀与环保》《精细化工中间体》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5-二羧酸甲酯-3,4-二酚钠噻吩的合成被引量:2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4年第2期25-27,共3页易捷 谢原寿 邹乘艳 
简要叙述了2,5 二羧酸甲酯 3,4 二酚钠噻吩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其制备过程中由硫代二甘酸生成硫代二甘酸二甲酯的反应规律以及合成2,5 二羧酸甲酯 3,4 二酚钠噻吩的方法,重点阐述了酯化反应中提高收率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聚乙撑二氧噻吩 硫代二甘酸 硫代二甘酸二甲酯 2 5-二羧酸甲酯-3 4-二酚钠噻吩 
聚(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与应用被引量:8
《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第8期42-45,共4页易捷 谢原寿 苏国钧 
介绍了聚(3, 4-乙撑二氧噻吩)(poly(3, 4-ethylenedioxythiophene) 简称为PEDT)的研究过程、性质特点、表征方法、应用情况及开发前景.通过聚苯乙烯磺酸(简称PSS)掺杂,解决了聚(3, 4-乙撑二氧噻吩)的加工问题,所得PEDT/PSS膜具有电导率...
关键词:聚(3 4-乙撑二氧噻吩)(PEDT) 导电聚合物 固体电解电容器 抗静电涂层 
4,4′-二氨基二苯胺的合成
《合成化学》2003年第3期274-276,共3页李思平 谢原寿 
探索了以苯胺和对硝基氯苯为原料合成 4 ,4′ 二氨基二苯胺 (3)的最佳反应条件 ,重要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经元素分析和IR表征。 3是合成苯胺低聚体或共聚物的最基本原料。
关键词:苯胺低聚体 二氨基二苯胺 对硝基氯苯 苯胺 合成 表征 
电沉积制备铜/镍-钨-磷新阴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2
《电镀与涂饰》2002年第4期9-13,共5页李思平 谢原寿 柳全丰 
用电沉积法制备铜 /镍 -钨 -磷阴极材料。研究了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镀层成分的影响。测量了铜 /镍 -钨 -磷镀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以及在硫酸 /硫酸锰溶液中的稳定性。模拟二氧化锰电解生产的条件 ,测定了该阴极材料的槽电压 ,并与石墨...
关键词:电沉积 制备 铜/镍-钨-磷 阴极材料 研究 二氧化锰 电解 
水溶液电解新阴极材料Ni-Co-S-Mo合金的研究被引量:3
《电化学》1998年第4期434-438,共5页谢原寿 柳全丰 
多年来,人们对催化析氢阴极材料已进行了不少研究[1~12].其中Pt、Pd等贵金属价格昂贵,不如RaneyNi和过渡金属容易在实际生产中应用[4~12].由于RaneyNi的制备还要将合金中的Al或Zn溶出,形成...
关键词:催化析氢 阴极材料 析氢阴极 镍钴硫钼合金 
Nd-Fe-B粉末合金的多层电镀防护技术被引量:9
《材料保护》1998年第6期6-8,共3页谢原寿 柳全丰 单强虹 
用化学镀方法在Nd-Fe-B粉末合金多孔基体上施镀铜-镍合金或镍-磷合金底层,再电镀高硫镍和半光亮镍。研究了几类镀层对基体的封闭能力、耐蚀性,用恒电流阳极溶解法测定了多层体系的电位-时间曲线,并进行了镀层组织的金相检测。结果表...
关键词:磁性材料 电镀 粉末合金 镀镍 钕铁硼合金 
新型氯化钠镀锌光亮剂的研究被引量:4
《电镀与环保》1998年第2期3-6,共4页谢原寿 柳金丰 刘卫湘 
研究了新型氯化钠镀锌光亮剂的制备。选择对氯苄叉丙酮为主光亮剂,聚氧乙烯酸和特性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光亮剂的载体。实践表明:在光亮效果和扩大操作电流密度范围上,对氯苄叉丙酮比苄叉丙酮更好,把聚氯乙烯醚进行磺化处理,有...
关键词:氯化钠 镀锌 光亮剂 载体 电镀 
钢铁件常温快速有机磷化的研究被引量:1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75-78,共4页苏国钧 谢原寿 柳全丰 黄梅芳 
研究了一种常温快速有机磷化液.该液工作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磷化工艺操作简单,综合成本低.磷化膜均匀致密,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关键词:有机磷化 常温 快速 耐蚀性 钢铁件 表面处理 
氯化钠电解槽新阴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4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年第2期51-55,共5页谢原寿 蒋文斌 柳全丰 
阐叙了用脉冲电镀法在NiCl2,Na2S2O3,CoSO4为主盐的溶液中,在碳钢基村上镀制低氢过电位Ni-S—Co合金新阴极材料的方法,初步确定了脉冲电镀的有关参数.研究了能降低镍基镀层氢过电位合金的成份及镀层氢过电位与各组成元素含量的关...
关键词:阴极材料 氢过电位 氯化钠 电解槽 氯碱工业 
无后处理钢铁常温发黑新工艺及机理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第4期49-52,共4页柳全丰 朱美香 昌海 谢原寿 
本文介绍无后处理钢铁常温发黑剂的组成、作用及工艺综合测试了发黑膜的性能及氧化还原的动电位曲线和发黑过程的电位一时间曲线.借助电镜扫描分析了发黑膜的形貌,提出了可能的机理.
关键词:后处理   发黑工艺 常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