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分

作品数:19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保定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批评文化阐释杜甫字谜隐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哈尔滨学院学报》《青年文学家》《时代文学》《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杜甫的数字入诗被引量:2
《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91-95,共5页赵平分 
杜甫诗中数字不仅是他"诗史"的构建材料,而且是他"诗史"的重要支撑。杜甫的数字入诗,从时空的组合反映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有独特的修辞作用,是其诗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体现。
关键词:杜甫 数字入诗 时空组合 沉郁风格 诗史 
朱门酒肉飘香味——也谈“朱门酒肉臭”中“臭”字音义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4期273-273,共1页赵平分 
鉴于各家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臭"字解释不同,本文从杜甫诗歌的特点、本诗的语境和写作背景,以及本诗的修辞效果等方面来分析,对于"臭"字音义的理解,认为"臭"字解释为"香",读音xiù,更合理。
关键词:杜甫  音义 
李治的文学成就勾沉
《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82-86,共5页赵平分 
金末元初著名学者李治一生著述颇丰,在文学上有巨大成就,但流传下来的甚少。从有限的资料中初步探讨了他在诗词创作、散文、文学批评等方面的成就,作为进一步研究李治的起点。
关键词:李治 诗词创作 散文 文学批评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关剧思想价值初探被引量:3
《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76-78,共3页周新华 赵平分 
把关汉卿杂剧置于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其思想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平民视角与关怀弱小的人道精神;追求平等、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弘扬正义、顽强不屈的抗争意识;王法无私、执法为民的法治理想。关剧体现出的情感...
关键词:关汉卿杂剧 人道情怀 抗争意识 法治理想 和谐社会 
春风展叶桥头柳 腊月开花水畔梅——李治的文学批评考论
《时代文学》2008年第4期86-86,共1页赵平分 
李治是由金入元的文人,他的文学批评体现了明显的复古倾向。他认为,不诗为文,当有骨格。这种骨格,出自作家不同的才性,不可务为奇怪,并主张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反对流弊之作。
关键词:李治 文学批评 骨格 才性 
李治与元好问交游考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赵平分 周新华 
李治与元好问的交往从少年至老年,贯穿李治人生的三个时期,经历了山西、河南、河北等地。二人名望俱高,同被列入"四贤堂",同被称为"封龙山三老"。
关键词:李治 元好问 四贤堂 封龙山三老 
“隐语”的文化阐释被引量:2
《前沿》2008年第3期172-174,共3页赵平分 
"隐语"是汉字文化中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凝聚了汉民族的文化结晶。"隐语"最初称为"廋辞",表现形式主要有图谶、童谣、字谜和离合诗、拆字令和拆白道字。文章主要从汉字文化的角度对隐语的源流、隐语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功用进行研究。认...
关键词:隐语 含蓄 字谜 
诗成神鬼愁 笔落龙蛇走——谈张可久散曲的审美风格被引量:1
《前沿》2007年第7期226-228,共3页李立臣 赵平分 
张可久散曲一改元代前期"艳俗"、"豪放"的特点,呈现出"清丽雅正"、"蕴藉含蓄"的美学风格,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儒雅特征,是元代散曲"雅化"的突出代表。
关键词:张可久 散曲 审美风格 清丽含蓄 
字谜的文化说解被引量:1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29-31,共3页赵平分 
从汉字文化的角度探讨字谜的来源、表现形式与作用,认为字谜是汉字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融入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字谜 童谣 隐语 
汉语反义词不平衡现象及文化阐释被引量:10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08-110,共3页赵平分 曹卫红 
汉语反义词在使用中地位不平衡,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这种现象的类型,并从文化学的角度对这种现象作了阐释。
关键词:反义词 不平衡 文化阐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