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

作品数:35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美学分析超现实主义绘画隐喻世界隐喻考辨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争鸣》《写作》《中国书画》《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产动画电影“故事世界”建构的经验与问题——以《白蛇:缘起》系列为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72-78,共7页付佳楠 郭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ZW032)阶段性成果。
电影《白蛇:缘起》及其续作《白蛇2:青蛇劫起》均取材自中国经典神话传说“白蛇传”,并在融媒体时代下初步构建了独特的“故事世界”。该系列动画“故事世界”的构成离不开本事演变的复杂性和前代经典改编作品的影响;呈现出内容丰富、...
关键词:《白蛇:缘起》 《白蛇2:青蛇劫起》 故事世界 国产动画 
琴与本事迁移:“西厢”故事悲喜剧的转捩点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41-155,共15页郭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本事文图迁移考”(项目编号:20BZW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以琴在文本和图本中的不对称现象为考察起点,对《莺莺传》《董西厢》《王西厢》中琴的分布、相如文君事的隐现做了频次统计和对比分析,考察了相如文君事在崔张本事中的移入和淡化过程。研究表明,从《莺莺传》到《董西厢》的变化是...
关键词: 本事迁移 “西厢”故事 悲喜剧 转捩点 
唐岱《绘事发微》的本体画学观
《中国书画》2023年第11期15-18,共4页郭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思想通史”(项目号:20@zh026)的阶段性成果。
清代中期画坛经过短暂的对清初复古绘画观的质疑和反思之后,以唐岱、张庚、邹一桂等为代表的画学家、画家从绘画的本体属性出发,强调深研细磨技巧技法,高标对鲜活自然的资取写照,重视个性造型。其中来自“正宗”“正派”师承内部的反思...
关键词:唐岱 本体属性 质疑和反思 邹一桂 清代中期 
秦爨公《印指》对清初写意印学观的承转
《中国书法》2023年第3期178-180,共3页郭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文艺思想通史”(批号:20@ZH026)阶段性成果。
清初印学家秦爨公《印指》在元明以来印论的基础上,围绕章法字法中寄寓的自心之理、印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印篆风格类型中凸显出的文化韵致,对写意印论作了概括总结。秦氏印论中的三重内涵,上承明代写意印论中的“笔意美”之意,并预示着...
关键词:秦爨公 《印指》 清初 写意印学观 三重内涵 
一种文图互文互证的新文艺史方法——评赵宪章主编《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中国图书评论》2021年第8期55-64,共10页郭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代本事文图迁移考”(20BZW03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通过本体论视域的双重复线型史学叙事方法,将我国古代文学及其关联图像的嬗变勾勒出了8个时段,其中凸显出了4个大文图互动时期,由此揭示出了为单线性文学史忽略或遮蔽的问题。同时,该书采用文图互文的比较符号学...
关键词:《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文图互文 文图互证 新文艺史方法 
《芥舟学画编》的画学史价值被引量:2
《中国书画》2019年第8期18-23,共6页郭伟 
沈宗骞(约1737-1819,字熙远,号芥舟,浙江吴兴人)的《芥舟学画编》(1781年)[1]共四卷。一、二卷为山水画论,具体篇目依次为宗派、用笔、用墨、布置、穷源、作法、平贴、神韵、避俗、存质、摹古、自运、会意、立格、取势、酝酿,共16篇。...
关键词:《芥舟学画编》 价值 学史 山水画论 沈宗骞 布置 用笔 用墨 
隋唐五代诗歌的图像化修辞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7-17,共11页郭伟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中小学教师‘视觉艺术素养’的教育行动研究";项目编号:2017-JSJYYB-011
沿袭前人积极探索诗性语言的热情而来,隋唐五代诗人进一步发现和开掘出语言强大的构绘功能。他们灵活运用多种语言图像化的修辞手法,融合精妙的物象造型、色彩敷染甚至是镜头推拉、类蒙太奇画面等艺术手段,在诗行中生成了极富视觉冲击...
关键词:隋唐五代 诗歌 语象 图像化修辞 语言构绘功能 
抽象与相似性之图像符号逆转——视觉隐喻生成手段美学分析被引量:1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年第3期272-284,共13页郭伟 
一件视觉艺术品的生成是"感性意象"从大脑到表现媒介的物化过程,即抽象与相似性之图像符号逆转。抽象就是视知觉发挥相似性融合功能、视觉思维实现相似性突显功能,通过生成感性意象或意象图式以呈现视觉隐喻的能力,它不仅是思维的属性,...
关键词:视觉隐喻 抽象 相似性与创造相似性 图像符号逆转 
视觉隐喻观照下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的“语-图”关系分析被引量: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572-578,共7页郭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AZW005)
本文以视觉隐喻为理论契入点,经过研究发现,如果说由耶稣基督、圣母、圣徒等构成的圣像是以感性意象为单位,按照某种特定的意图,以融合或聚合的方式编织起来的具有合成性结构的图像,那么,作为虚拟时间的空间化构型,圣像视觉隐喻通过图...
关键词:圣像破坏运动 视觉隐喻 "语-图"关系 时空观念 
回望家园:刘海潮散文诗中的怀乡情结——兼论生命节奏与诗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18-22,共5页郭伟 
诗人刘海潮的散文诗集《谁领我走过那个村庄》为我们重构了一个心灵、文化、精神三合一的乡土家园——"那个村庄",它是诗人怀乡情结书写的诗性之根。对于乡土家园的重构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乡愁"美学传统的一种延续,而且折射出了当代人...
关键词:怀乡情结 文化对抗 农耕文明 诗意塑造 灵性复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